第47章 来自宝岛的“友好建议(3/3)
电工程师的专业建议和负责任的态度。启明芯设计团队经过慎重评估,认为当前设计方案是基于我们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特殊应用场景(例如持续高负载、宽温差运行)而进行的定制化可靠性增强设计。所有超出pdk推荐值的部分,均经过我们内部严格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验证(再次抛出高级术语),是确保产品长期稳定性的必要冗余。因此,我们坚持采用最初提交的设计文件进行光刻掩模制造和后续生产。由此可能带来的芯片面积增加、成本上升或初始良率波动,启明芯将自行承担全部风险和责任。”
他顿了顿,补充了一句点睛之笔:“同时,我们也相信并期待台联电能够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,确保其稳定性和一致性,特别是贵司fab 8a产线在该节点下卓越的过程能力指数(cpk)表现。顺祝合作顺利。”
这句话看似是恭维和信任,实则暗藏机锋——既是强调对方的责任,也是隐晦地提醒对方“你们的工艺不是完美无瑕的,我们心里有数”。
黄耀龙虽然不完全明白其中的深意,但他听懂了林轩的坚决。他立刻按照林轩的意思,组织语言,回复了邮件。
远在新竹的台联电办公室里,工程师陈志明收到回复邮件后,皱着眉头看了许久。这家香港初创公司……口气不小,态度更是强硬得罕见。居然敢无视代工厂的“优化建议”,还反过来强调他们的工艺控制能力?他摇了摇头,将邮件转发给了自己的主管,附言:“客户坚持原设计,风险自负。已存档。”
主管扫了一眼,也没太在意。每年总有那么几家自以为是的设计公司,不听劝告,最终撞得头破血流。既然对方签了免责条款,那就按规矩办事吧。
于是,“启明一号”那份在台联电工程师看来有些“臃肿”和“古怪”的设计文件,被正式送往了光刻掩模制造中心。一场关于未来科技的豪赌,其最关键的骰子,终于被掷了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