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目标:“启明一号”与mp3蓝海(6/8)
这些计算密集型任务,应该是可行的。”
“关键在于低功耗设计和高集成度。”顾维钧开始阐述他的技术思路,“要实现数百毫瓦级别的功耗,我们需要采用更先进的低功耗设计技术。比如,在逻辑单元层面,大规模使用多阈值电压单元库,在非关键路径上使用高阈值电压单元来降低静态泄漏功耗,在关键路径上使用低阈值电压单元来保证性能。同时,必须精细化设计门控时钟网络,在芯片内部划分更多的时钟域和功耗域,尽可能关闭不活动模块的时钟和电源供应,实现动态功耗的最小化。”
“工艺选择上,”顾维钧看向林轩,“我建议可以考虑和台积电那边沟通,争取使用他们当时可能已经稳定量产、并且漏电控制相对较好的035微米os工艺。相比我们‘启明零号’使用的05或06微米工艺,035微米能带来更高的集成度,晶体管的开关速度更快,工作电压也可以适当降低,这都有利于降低功耗。当然,我们需要确认台积电在该工艺节点的成熟度、pdk的完善程度以及设计规则的复杂度。”
“至于集成dac和cu,”顾维钧继续说道,“技术上是可行的,属于混合信号c的设计范畴。这会增加设计的复杂度,特别是模拟和数字电路之间的干扰问题需要妥善处理,但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——更高的集成度意味着更小的芯片面积、更低的系统成本和更强的产品竞争力。”
顾维钧的分析条理清晰,技术方案也颇具可行性,显然他对这个新方向充满了兴趣和信心。陈家俊和其他工程师也听得连连点头,不时插入一些关于具体算法实现或接口标准的讨论。
“好!”林轩听完顾维钧的分析,重重一拍桌子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“老顾分析得很透彻!技术路线基本清晰了。那‘启明一号’的项目,就正式启动!”
他立刻开始分配任务:“老顾,你继续担任‘启明一号’的总架构师,立刻抽调精干力量,组建项目核心团队。首要任务是完成详细的产品规格定义,包括性能指标、功耗目标、接口标准、封装形式等等。同时,要深入研究p3解码的i标准文档和相关的算法论文,特别是心理声学模型部分,寻找我们自主优化的空间。我要在一周内看到初步的芯片架构框图和关键模块划分方案!”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