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风雨欲来,九七前夜(2/4)
一些进口电子元器件,交货周期变长了,价格也有所上涨,对方解释说是“东南亚那边工厂受影响,供货不稳定”。
甚至连他们租用的观塘工业大厦,都显得比以前冷清了一些。楼下相熟的茶餐厅老板私下告诉林轩,最近来吃饭的工人少了,好几家小工厂接不到订单,已经提前给工人放假了。
这一切的迹象,都在林轩的脑海中不断叠加、印证。他那来自未来的灵魂,比任何人 都清楚,这绝不仅仅是“九七”前的正常焦虑,更不是一场区域性的、短暂的风波。一场席卷亚洲,甚至可能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,正在积聚能量,其破坏力将远超现在所有人的想象。
他知道索罗斯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泰国、印尼,作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,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但经济结构又存在明显弱点(过度依赖地产和金融)的香港,迟早会成为国际炒家们围猎的目标。而一旦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冲击,其后果不堪设想。
这份“先知”的沉重,让他倍感压力。他不能像其他人一样,仅仅是担忧或观望。他必须为芯启科技这艘刚刚起航的小船,提前规划好应对惊涛骇浪的航线。
芯启科技内部,也开始受到外部氛围的影响。虽然林轩一直强调要专注于研发,但员工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。他们每天看新闻、听广播,和家人朋友交流,不可能不被外界的焦虑所感染。
一些新加入的工程师,当初是冲着芯启科技的技术前景和林轩描绘的蓝图来的,但现在看到外部环境恶化,心里也开始打鼓。有人私下找到黄耀龙,旁敲侧击地打听公司的财务状况,担心万一经济形势继续恶化,公司能不能撑得住,会不会裁员,甚至发不出工资。团队内部的沟通交流,似乎也比以前少了一些轻松,多了一些沉重。
林轩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变化。他知道,在这个关键时刻,稳定军心比什么都重要。
他在一次内部的技术分享会后,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结束,而是留出了一些时间,主动和大家谈起了当前的经济形势。
“我知道,最近大家看新闻,或者听身边人说,可能都有些担心。”他没有回避问题,语气平静而坦诚,“香港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,加上周边一些国家确实出现了一些经济上的麻烦,未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