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“芯”的考验 - 性能远超预期(2/3)
定工作频率能跑到多少?”他又转向负责数字逻辑测试的小王。
小王死死盯着逻辑分析仪屏幕上稳定跳动的时钟信号,结结巴巴地汇报道:“报告林生!标称频率是60hz,但我们……我们尝试超频到80hz,连续跑了三个小时的复杂运算压力测试,没有出现任何逻辑错误!甚至……甚至还能往上冲一冲!”
“很好。”林ennan嘴角微扬,“功耗呢?在80hz下的核心功耗是多少?”
“低于……低于我们最初设计目标的百分之二十!”
“漂亮!”林轩忍不住赞了一句。这意味着他的“动态功耗平衡与异步时钟域管理”架构思路是完全成功的!这不仅能带来更长的电池续航,更预示着未来“启明二号”冲击更高性能有了坚实的基础!
测试一项接一项地进行着:存储器接口带宽、dsp运算单元的ips(百万指令每秒)值、gpio(通用输入输出接口)的驱动能力、各种电源管理模式下的唤醒时间……结果无一例外,全部达到甚至大幅超越了设计规格书(datasheet)的要求!
在进行高温老化测试时,林轩又展现了他“先知”般的能力。当芯片在85摄氏度的温控箱里连续运行到第五个小时,一项负责监控内部时钟的测试指标开始出现极其微小的、但在林轩看来“不可接受”的漂移时,他立刻叫停了测试。
“放大这里的波形,对比一下常温下的数据。”他指示道。
工程师们手忙脚乱地调出数据,果然发现了细微的差异。
“看到了吗?”林轩在白板上快速画着草图,“这是因为核心dsp单元在高负载、高温下产生的热量,通过衬底耦合,影响到了旁边pll(锁相环)电路中某个敏感的电容元件的参数。虽然漂移量在spec(规格)范围内,但这是设计上的一个瑕疵。v1版本不影响使用,但在‘启明一号’的设计中,这里的物理隔离和热屏蔽必须加强!”
他不仅仅发现了问题,还精准地指出了问题的物理根源,并给出了下一代产品的改进方向!这份洞察力,让在场的工程师们彻底拜服。他们明白,跟着这样一位技术领袖,他们不仅仅是在完成工作,更是在以最快的速度学习和成长!
整整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