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深夜鏖战,兵分两路(1/3)
夜色如墨,深水埗基隆街的旧楼里,芯启科技的办公室却灯火通明,亮如白昼。空气中弥漫着速溶咖啡的苦涩、香烟的尼古丁味,以及挥之不去的焦虑气息。
“林生,远大电子的采购罗经理刚刚又打电话来了,语气非常强硬,说如果下周一之前我们还不能给他们一个明确的、能保证在月底前交付至少五千片芯片的计划,他们就要启动合同里的违约条款了!” 黄耀龙放下电话,脸色难看地快步走到林轩身边,声音压得低沉,却难掩其中的焦灼。
办公室里鸦雀无声,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过来。顾维钧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,面前的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和仿真波形。陈家俊则在一堆测试报告和失效分析图谱中埋着头,桌上的烟灰缸已经堆满了烟蒂。
林轩抬起头,脸上虽然也带着疲惫,但眼神却异常清醒冷静。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,距离十一月底只剩下不到两周时间。
“老黄,你先稳住罗经理,告诉他我们正在全力以赴,最新的测试数据下周一一定给他。态度要诚恳,但底线也要守住,现在不是自乱阵脚的时候。” 林轩的声音不大,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。
他转向顾维钧:“老顾,pu的软件优化方案进展如何?”
顾维钧叹了口气:“林生,我们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软件层面的功耗管理策略,包括更精细的动态调频调压(dvfs),甚至尝试在空闲时关闭部分非核心模块。效果有一些,特定场景下峰值功耗降低了大概15,平均功耗优化了10左右。但距离远大要求的规格,尤其是在持续高负载下的功耗和发热,还有明显的差距。这根本上还是硬件设计的问题,散热冗余做得不够,pu自身的效率也……”
林轩点点头,打断了他:“我明白。软件优化只能缓解,不能根治。这个结果预料到了。辛苦了,暂时先这样,把这个优化后的固件版本同步给测试组。”
他又看向陈家俊:“家俊,和台积电沟通的结果呢?”
陈家俊抬起头,脸色凝重:“林生,和台积电那边的工程师开了几次越洋会议,交换了我们的失效分析数据。初步判断,导致良率低的原因比较复杂,有几个疑点比较突出:一是金属层间介质(id)的平坦度可能存在问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