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人才洼地,精英加盟(1/4)
eda“追光者”引擎的初步成功,极大地增强了芯启科技内部的凝聚力和对未来的信心。这也让林轩更加坚定了在金融危机期间“逆势抄底”人才的决心。他深知,一流的人才,永远是科技公司最核心、最宝贵的资产。尤其是在半导体这个高度依赖经验积累和智力密集的行业,一个顶尖人才的作用,往往胜过一个普通的团队。
在他亲自督战和极具诱惑力的条件吸引下,芯启科技的“人才洼地”效应开始显现。除了之前成功招揽的eda算法专家李志远外,更多在危机中“流落江湖”的精英,开始将目光投向这家在寒冬中逆势扩张、充满神秘感和技术野心的香港本土初创公司。
这一天,林轩的办公室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——顾维钧。
顾维钧,年近四十,貌不惊人,微胖的身材,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,头发也有些稀疏,看上去就像是那种随处可见的中年工程师。但他的履历,却足以让任何一家半导体公司为之侧目。
他是中国大陆最早一批公派留学美国的微电子学博士,毕业后加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摩托罗拉半导体,在模拟和混合信号ic设计领域工作了近十年,主导或参与了多款成功的通讯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。后来,他又被高薪挖到飞利浦半导体,香港研发中心,担任模拟设计部门的主管。可以说,在模拟ic设计这个需要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域,顾维钧绝对算得上是华人圈子里顶尖的人物之一。
然而,金融风暴的冲击,加上飞利浦自身业务调整的原因,香港研发中心近期进行了大规模裁员,顾维钧这位“元老级”的主管,也不幸进入了裁员名单。
林轩在得知这个消息后,立刻让黄耀龙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联系上了顾维钧,并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了这次会面。对于这样一位“国宝级”的模拟设计大师,林轩志在必得。
会面安排在芯启科技那略显局促的会议室里。林轩亲自泡上从家里带来的、珍藏的武夷山大红袍,以示尊重。
“顾博士,久仰大名。我是芯启科技的林轩。”林轩主动伸出手。
顾维钧礼貌地与他握手,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疲惫。失业的打击,加上对未来的迷茫,让这位一向在技术领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