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灵活应变,危中寻机(5/6)
林轩发现,自己对专业法律和财务顾问的需求,变得空前迫切。无论是进行海外市场开拓中的合同谈判,还是与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和交易结构设计,抑或是处理人才招聘中涉及的劳动法、竞业限制、期权计划等复杂问题,都需要高度专业的支持。
很自然地,他再次想到了赵雅凝。
他开始更频繁地联系这位已经转投顶级律所的“专业人士”。起初,只是就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款或合同文本进行咨询。但渐渐地,随着交流的深入,林轩发现赵雅凝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律师,她对商业运作、风险评估、甚至宏观经济形势,都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敏锐洞察力和独到见解。
比如,在林轩计划收购一家拥有特殊封装技术、但已濒临破产的小型工厂时,赵雅凝不仅从法律角度提示了潜在的债务风险和环保责任,还敏锐地指出了该工厂管理混乱、技术更新停滞等更深层次的经营问题,建议林轩谨慎行事,或者采取更灵活的合作方式(如技术授权或设备租赁)而非直接并购。她的建议,最终帮助林轩避免了一个可能拖累公司现金流的“大坑”。
又比如,在设计核心员工的期权激励计划时,赵雅凝不仅考虑到了香港本地的法律法规,还结合硅谷科技公司的成熟经验,为林轩设计了一套既能有效激励员工、又能保护公司利益、且具备未来融资灵活性的期权方案。
林轩开始将更多战略层面的思考和困惑,与赵雅凝进行交流。他惊讶地发现,这位看似冷静理性的女律师,在商业逻辑和战略思维上,与自己竟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。她总能从不同的角度,提出一些他未曾考虑到的风险点或建设性意见。
他们的见面地点,也从最初严肃的律所会议室,逐渐转移到了氛围更轻松的咖啡馆,甚至在某个加班后的深夜,一起在路边摊吃过一次简单的宵夜。
讨论的话题,也从纯粹的工作,偶尔延伸开去。他们会聊起金融风暴对香港社会各阶层的影响,会探讨香港未来的经济转型方向,甚至会交流彼此对生活、对理想的看法。
林轩了解到,赵雅凝出身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,但她并没有选择按部就班地继承家业,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法律系,并立志成为一名顶尖的商业律师。她对新兴科技充满了好奇,也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