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灵活应变,危中寻机(2/6)
业务时,林轩甚至让陈家俊带领技术团队,花费了不少精力,协助远大电子的设计师,针对欧美市场的审美和功能偏好,改进了他们原有的p3播放器外观和软件设计,并提供了基于“麻雀”芯片的、更具性价比的整套解决方案。
这种在困境中“雪中送炭”的做法,虽然短期内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,却赢得了远大电子高层的极大好感和信任,为未来的长期合作,埋下了重要的伏笔。精耕细作,维系关系,同样是“危中寻机”的重要一环。
金融危机如同大浪淘沙,香港和珠三角地区那些管理不善、过度扩张、或者仅仅是运气不佳的电子配套厂商,纷纷陷入了经营困境,甚至倒闭破产。这对于正在努力构建自身供应链体系的芯启科技来说,既是风险,也是机遇。
黄耀龙根据林轩的指示,开始有针对性地梳理和接触那些与芯启科技业务相关,但目前正面临困难的供应商。这其中,既有提供pcb制版、st贴片、元器件分销的小厂,也有一些掌握着特定封装技术或测试能力的公司。
谈判桌上的博弈,变得微妙而激烈。
一方面,芯启科技利用对方急于获得订单和现金流的心理,在价格、账期、交货条件等方面,争取到了比以往更有利的条款。比如,与一家濒临倒闭的台湾封装厂谈判时,黄耀龙成功地以低于市场价近三成的价格,锁定了未来一年“麻雀”芯片所需的封装产能,并争取到了分批付款的优惠条件。
但另一方面,林轩也深知涸泽而渔的道理。他反复叮嘱黄耀龙,不能只顾压价,更要评估对方的技术实力、质量控制体系和长期发展潜力。对于那些确实有技术特色、管理也相对规范,只是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供应商,芯启科技甚至会考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,比如预付部分货款,或者介绍一些其他的潜在客户,以建立更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。
“我们要的不是一次性的‘捡便宜’,”林轩在一次供应链会议上强调,“而是要利用这个机会,筛选和锁定一批能够与芯启科技共同成长、值得信赖的核心供应商。稳定、高质量的供应链,是我们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基础。”
通过一系列灵活而精准的操作,芯启科技不仅有效降低了当前的采购成本,缓解了部分资金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