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从世子到帝王:曹丕的权力蜕变与时代印记(5/7)
南征孙权的失败,是曹丕永远的痛。黄初三年十月,他亲率十万大军抵达广陵,站在高台上望着长江,突然想起父亲当年在赤壁的败绩。\"若孤能渡江,定教江东小儿见识北军威严。\" 他对蒋济说,却在当晚收到战报:水道结冰,战船无法入江。望着对岸的烽火,他突然大笑,笑声惊起寒鸦无数:\"天不助魏,非孤之罪。\"
但在北方,他的手段堪称铁血。并州刺史梁习大破鲜卑轲比能,将降众编为 \"义从骑\",他特意下诏:\"胡骑敢犯塞者,斩无赦。\" 西域诸城遣使奉献时,他在诏书中写 \"汉置都护,今置戊己校尉\",将曹魏的影响力重新伸入西域,龟兹王送来的骆驼队经过洛阳时,百姓惊叹:\"此乃班超定远后,西域复通之象。\"
最绝的是对待高句丽的策略。当高句丽王遣使求封,他既封其为 \"辽东郡公\",又在平壤设立 \"乐浪都尉\",将这个东北政权纳入郡县体系。\"孤要的不是称臣,是郡县化。\" 他对高句丽使者说,目光扫过地图上的辽东半岛,仿佛看见父亲当年征讨乌桓的身影。
黄初七年正月,许昌城南门崩塌的消息传来,曹丕正在批阅司马懿的辽东战报。望着奏报上的 \"克日平定\",他突然感到一阵眩晕,手中的狼毫在 \"平\" 字上拖出长痕 —— 这是他第三次中风。\"天意乎?\" 他苦笑着对郭皇后说,\"许昌,许汉也,孤终是不该入此城。\"
三月的洛阳宫,曹丕躺在嘉福殿,听着宫外的筑陵声。曹真、陈群、曹休、司马懿四人依次跪下,他盯着曹真的虎豹骑印绶,陈群的尚书令玉佩,曹休的征东将军符节,司马懿的抚军大将军印,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:\"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\" 但他知道,这话只能对司马懿说,对曹氏宗亲,必须用亲情捆绑。
\"子叡年幼,\" 他握住曹真的手,\"将军若见太祖于地下,可曾想过当年虎豹骑的誓言?\" 又转向司马懿,目光骤然冷冽:\"仲达啊,孤让你与曹子丹共录尚书事,是要你学子房,不是学王莽。\" 四人叩首时,他看见司马懿的袖口绣着玄武纹,与自己的冕服纹样相同,心中稍安 —— 至少在表面上,君臣之礼仍在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