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神棍经济学:汉武帝创业初期的迷信与融资路演(5/6)
代创业者迷信 “赛博风水”,在办公室摆巨型招财猫。
《史记孝武本纪》里,司马迁毫不留情地揭穿神棍们的套路:“李少君之流,不过善为‘巧发奇中’,靠打听隐私、伪造文物骗人,和市井中的算命瞎子无异。” 他尤其讽刺刘彻的 “求仙热”:“天子甘受其惑,以为真有神仙,殊不知方士们不过求财求官,所谓‘却老方’,皆虚妄之言。”
但他也承认,这些荒诞操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央集权:“济北献泰山,常山收为郡,五岳皆归天子,此乃神棍之术的意外之喜。” 就像现代商业中的 “无心插柳”,骗子们的忽悠,反而帮创业者完成了早期的资源整合。
汉武帝的早期经历,给现代创业者敲响警钟:
警惕 “ppt 创业者”:赵绾王臧的 “复古改制”、李少君的 “丹砂神话”,都是缺乏落地的空想,创业需要的是 “最小可行性产品”,而非宏大蓝图;
拒绝 “流量至上”:为了祥瑞大搞祭祀、造币,最终导致信任危机,核心业务才是企业的 “祥瑞”;
平衡董事会权力:刘彻初期被窦太后压制,说明初创公司要处理好股权结构,避免被单一势力绑架。
窦太后去世那年,刘彻在甘泉宫烧掉了所有 “升仙图”,望着跳动的火焰,仿佛看见赵绾、李少君、少翁的影子在火光中消散。他终于明白,奶奶当年压制儒术,不是反对改革,而是担心他重蹈秦末苛政的覆辙;神棍们的忽悠,不过是利用他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,收割政治资本。
元光元年,刘彻再次发布 “招贤令”,这次他跳过了夸夸其谈的儒生和神棍,选中了务实的公孙弘、主父偃。当主父偃提出 “推恩令”,他眼前一亮 —— 这才是真正的 “制度创新”:让诸侯分封子弟,化整为零,比任何祥瑞都更能巩固皇权。
多年后,当刘彻在泰山之巅举行封禅大典,回望自己的创业之路,终于懂得:真正的 “天神庇佑”,是让百姓安居乐业;真正的 “长生不老”,是让帝国千秋万代。那些被诛杀的方士、废弃的神坛,终究成了他创业初期的注脚 —— 每个创业者都会走过弯路,重要的是在迷信与务实之间,找到属于自己的治国之道。
汉武帝的创业初期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