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神棍经济学:汉武帝创业初期的迷信与融资路演(1/6)
汉武皇帝刘彻初登大宝那年,长安城的卦摊生意突然火爆起来。这位 16 岁的少年天子刚把文帝、景帝的牌位请进太庙,就迫不及待在未央宫前殿摆了座三层高的青铜香炉,每天清晨带着满朝公卿对着东南方磕头 —— 像极了刚拿到天使轮的创业者,逢人就说 “我们有天神背书”。谁也没想到,这位注定要改写历史的雄主,创业初期竟被一群神棍带偏,在迷信与务实之间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剧。
建元元年的春天,长安太学的儒生们集体亢奋。刘彻的 “招贤令” 一下,就像在学术圈扔下一枚炸弹,无数竹简雪花般飞进未央宫。赵绾、王臧这两位鲁国大儒,抱着 “复古改制” 的 bp(竹简版商业计划书)闯入朝堂,一开口就惊掉了老臣们的下巴:“陛下,咱得在城南建明堂,让诸侯们来朝拜,这叫‘制度自信’;再搞巡狩封禅,改历法、易服色,这叫‘品牌升级’!”
他们甚至画好了明堂的 cad 图:五室十二堂,诸侯按方位落座,中央设天子祭台,周边配套 “诸侯招待所”“封禅纪念品商店”。刘彻听得热血沸腾,当场任命二人为公卿,相当于初创公司给了 cto 和 o 的职位。那段时间,未央宫成了儒家设计院,竹简上画满了 “天子冕服设计图”“九州贡赋流程图”,连刘彻的车驾都准备换成绣有日月星辰的 “至尊版龙辇”。
可惜他们忘了,汉朝董事会里还有个终极话事人 —— 窦太后。这位历经三朝的老太太,此时正躺在长乐宫的榻上,对着《黄帝内经》打盹,听说孙子要搞儒家改制,立刻把茶盏往桌上一磕:“当年你爷爷、你爹靠黄老之术休养生息,才攒下这副家业,你们倒好,学书生搞虚头巴脑的东西?”
窦太后的反击来得猝不及防。她派心腹暗中调查赵绾,很快挖出猛料:这老兄居然收了齐威王后人的黄金,在 “明堂选址” 上搞利益输送。消息传到未央宫,刘彻正对着新设计的 “天子玉圭” 发呆,竹简 “啪嗒” 掉在地上 —— 他这才想起,奶奶的势力渗透着整个宫廷,连自己的近臣都是窦氏的眼线。
赵绾、王臧在狱中收到窦太后的 “劝降信” 时,正在修改 “封禅礼仪细则”。信里只有一句话:“黄老之术,如冬日之阳;儒术之学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