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佛系皇帝的职场攻略:汉文帝入职后的生存指南(4/6)
拾行李,却在绛县发现了商机:当地铁矿丰富,正好开个 “绛侯牌铁器厂”。其他侯爷也渐渐发现,封地虽然偏远,却能当 “土皇帝”,比在长安看皇帝脸色舒服多了。刘恒这招,既解决了地方治理问题,又让列侯们远离权力中心,堪称 “一箭双雕”。
十一月的长安,太阳突然缺了一角,百姓们跪在地上祷告。刘恒却在朝堂上展开 “自我批评”:“朕即位以来,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连上天都看不下去了。各位大臣,把朕的过失都写下来,哪怕是‘上朝迟到’‘脾气不好’,都可以提。”
中郎将袁盎第一个发言:“陛下,列侯之国政策虽好,但有些侯爷在路上铺张浪费,惊扰百姓。” 刘恒立刻记下:“好,增设‘高管下放纪律检查委员会’,谁敢扰民,扣年终奖!” 博士贾谊更是直言:“陛下过于宽容,对吕氏余党处理不够彻底。” 刘恒却摇头:“治大国如烹小鲜,不能翻得太勤。”
这波操作,比现代企业的 “用户反馈大会” 还实在,百姓们发现:原来皇帝真的在听意见。随后的 “罪己诏” 更是刷屏长安:“朕不德,致天示警,即日起,减宫廷用度三成,裁撤冗余卫队,马匹优先供给驿站。”
刘恒的 “省钱计划” 首先拿自己开刀:“朕的车驾,减掉一半马匹,剩下的给驿站用;后宫嫔妃,裁掉三分之一,愿意回家的发遣散费。” 接着盯上了卫将军的卫队:“京城治安靠百姓自觉,要这么多卫兵干嘛?撤!”
最得民心的是 “籍田制度”:开春时,刘恒亲自扶犁耕地,皇后窦氏带着嫔妃采桑养蚕。长安城的百姓们发现,皇帝居然和他们一样晒得黝黑,顿时觉得 “这个老板能处”。贾谊在《治安策》里写:“陛下亲耕籍田,非为粮也,为劝农也。” 说白了,就是老板带头搞 “基层体验日”,提升员工积极性。
赵幽王刘友的儿子刘遂跪在殿下,想起父亲被饿死的惨状,眼泪止不住。刘恒亲手扶起他:“你父亲的事,朕一直记着。赵王的位子,还是你的,另外,给你弟弟刘辟强封河间王,也算给老赵家续个香火。” 刘遂叩头谢恩,却没看见刘恒和陈平交换的眼神 —— 分化赵国,防止一家独大,这是帝王的必修课。
对刘章、刘兴居这两位 “诛吕功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