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玄鸟展翅:李斯逐客与始皇帝的铁血蓝图(2/3)
的平阳战场,桓齮的剑上还滴着赵将扈辄的血。十万赵军的尸体堆成小山,乌鸦的叫声盖过了渭河的涛声。嬴政站在黄河渡口,看着秦军押送的赵国降卒,突然想起长平之战后,白起曾说 “赵人若留,必成后患”。“传令下去,” 他摸着剑柄上的玄鸟纹,“首级悬于函谷关,让山东六国看看,玄鸟的喙能啄食多少人头。”
韩非被囚云阳狱的那晚,李斯捧着酒坛来见。老同学的囚衣上绣着韩国的太极纹,在月光下像摊开的伤口。“当年你在稷下学宫说‘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’,” 李斯的酒洒在砖缝里,“如今秦国正在践行,你却为何替韩国游说?” 韩非盯着他腰间的金印,那是秦王新赐的廷尉印,玄鸟纹比吕不韦时期的更狰狞:“秦国若成,天下只有刑名,没有诗书 —— 这是你我都懂的结局。” 李斯别过脸去,不敢看那双曾与他共研《五蠹》的眼睛,狱卒的脚步声传来时,他袖口的毒药瓶硌得掌心发疼。
二十年的易水河畔,荆轲的筑声惊起寒鸦。太子丹的白衣队伍在风中摇晃,河水倒映着秦军营帐的火光,像一条流动的血河。“风萧萧兮易水寒 ——” 高渐离的筑弦突然崩断,荆轲的匕首已藏在地图里,图轴上的督亢良田还带着燕国的泥土。嬴政看着地图缓缓展开,突然注意到荆轲的拇指有茧 —— 那是常年握剑的痕迹。
匕首寒光闪现的瞬间,鹿卢剑已出鞘三寸。嬴政侧身避开,袖口被划破的声音比心跳更响。他看着荆轲被侍卫按在地上,对方眼中的绝望让他想起邯郸街头的母亲 —— 当年赵姬被嫪毐蛊惑时,眼中也是这样的疯狂。“体解以徇,” 他擦着剑上的血,“让天下刺客知道,玄鸟的翅膀,不是匕首能划破的。” 当晚的军报传来,王翦的大军已破易水,他摸着地图上的蓟城标记,突然笑了:“太子丹若把筑声换成鼓声,或许还能多守三月。”
尉缭评价秦王 “少恩而虎狼心”,后世多以此论其残暴,却忽略了竹简中记载的细节:尉缭逃亡时,秦王曾派蒙恬率五百精骑追击,却叮嘱 “不可伤其分毫”。这种矛盾的隐忍与果决,恰如他对吕不韦的处置 —— 允许门客窃葬,却将晋人舍人全部逐出,既留文人颜面,又断山东眼线。
韩非之死的争议,在《韩非子》残卷中露出端倪:狱中竹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