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姬家初登历史舞台(5/6)
想要抢夺木材和粮食。古公亶父没有让士兵反击,而是亲自走到他们面前,说:“我们这里有多余的粮食和布匹,你们如果需要,我们可以送给你们,但请不要伤害我的百姓。” 戎狄首领看着他温和的眼神,竟然放下了手中的武器。从此,周国和戎狄之间达成了和平协议,开始了贸易往来,岐山的集市上,经常能看到戎狄的皮毛和周人的粮食布匹交换的场景。
太伯和虞仲在荆蛮之地,日子过得并不容易。他们学会了当地的语言,穿上了当地人的衣服,甚至学会了打鱼和打猎。有人问他们:“你们身为王子,放弃王位来到这里,不觉得可惜吗?” 太伯笑着说:“王位重要,还是父亲的心愿重要?只要弟弟能带领周国兴盛,我们吃点苦算什么。” 他们在荆蛮建立了吴国,把周人的农耕技术和礼仪文化带到那里,深受当地人的爱戴,后来成为春秋时期的一方霸主。
季历继位后,有一次遇到了一个难题:周边的部落因为争夺土地发生了冲突,纷纷来找他评理。季历没有偏袒任何一方,而是带着他们来到田间,指着正在生长的禾苗说:“土地就像母亲,养育着我们,我们怎么能为了争夺她而互相伤害呢?” 他亲自丈量土地,按照各部落的人口和需求,公平地分配土地,还教他们如何轮作和灌溉。从此,周边的部落再也没有发生过土地纠纷,都尊季历为 “仁义之君”。
在姬家的祠堂里,供奉着后稷、公刘、古公亶父等祖先的牌位,每到丰收的季节,百姓们都会带着新收的粮食和美酒前来祭祀,感谢他们带领大家过上了好日子。祠堂的墙壁上,画着后稷踩巨人足迹、公刘迁徙、古公亶父让地等故事,孩子们每次来都会指着壁画问:“这个爷爷是谁呀?” 大人们就会耐心地讲解,让这些故事成为周人共同的记忆。
从后稷的诞生到古公亶父的迁徙,姬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和艰辛,但始终不变的,是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百姓的责任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,诠释了什么是仁,什么是义,什么是真正的王者之道。这种精神,就像岐山的泉水一样,清澈甘甜,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周人的心田,也为后来周朝的建立和兴盛,埋下了最坚实的种子。
在那个遥远的年代,没有华丽的宫殿,没有先进的科技,有的只是一群人对土地的执着和对美好生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