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上古硬核创业史(4/8)
当然,天没塌,后来女娲补天那是后话)。
战后,颛顼把共工的部落收编,设立\"水利部\",让共工当部长:\"以后别搞神神鬼鬼的,好好治水,老百姓吃饱了,比什么神谕都管用。\"
孔子点评:\"颛顼治气以教化,洁诚以祭祀。\"(《大戴礼记》)意思是,这哥们儿靠制度和诚信治国,比他爷爷更懂\"上层建筑\"。
颛顼去世后,族侄帝喾接了班。这位老兄上台第一句话就是:\"别老想着打仗,把田种好才是正经事。\"当时中原闹旱灾,巫师说要杀三个童男童女祭天,帝喾把巫师的龟甲没收了:\"你要是能让老天下雨,我把王位让给你;要是不能,就跟我去挖井。\"
挖井这事,帝喾玩出了技术含量。他让族人观察蚂蚁搬家的路线,跟着蚁穴往下挖,果然找到了地下水。为了防止井水变臭,他发明了\"井栏术\",用石头砌成井圈,还在旁边种上艾草驱虫。老百姓喝上井水后,编了首歌谣:\"帝喾挖井,旱魃逃遁,神龟虽寿,不如人狠。\"
帝喾有个绝活,能记住每个族人的特长:张三手稳,适合当陶匠;李四腿快,适合当斥候;王五嘴甜,适合当使者。有次一个部落首领抱怨手下人偷懒,帝喾去视察,发现是任务分配不合理——让瘦小伙搬石头,壮汉摘果子,能有效率吗?他当场重新分工,让每个人都干擅长的活儿,半个月后,部落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。
他还搞了个\"绩效考核\":每年秋天,各部落首领带着粮食、陶器、兽皮来中央述职,干得好的奖励玉坠(相当于上古版奖状),干得差的罚扫祭台三个月。有个小部落首领偷懒,拿发霉的谷子充数,帝喾没罚他,而是派了个农业专家去指导,一年后,那个部落的谷子堆满了粮仓。
黄帝打完逐鹿之战,把龙图腾大旗插遍中原后的第三十年,他的曾孙帝喾遇上了新挑战:游牧部落\"犬戎氏\"的牛羊啃光了农耕部落\"神农氏\"的麦苗。神农氏首领带着二十个扛着木耒的农民,把犬戎氏的羊群赶到了河里,双方在河边对峙,石矛和牧鞭擦出火花,差点闹出人命。帝喾揣着两个烤窝头就赶来了,边走边嘟囔:\"老祖宗用了三十年把龙图腾焊在大家脑门上,你们倒好,为几棵麦苗要拆伙?\"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