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初出茅庐(2/3)
迹过于娟秀了,她本人的字迹又过于潦草。
胡大儒脸色沉了下来,将宣纸拿正,看着上头洋洋洒洒写下的几条,脸都变了,“你这可不像是来拜师学艺的。”
“倒像是把老夫当跳板了。”
面对他的质问,苏幼娘面色如常,笑着反问,“老先生不就是为了给陛下培养人才的么?既然如此,又何必在意我目的是什么?”
“诗词歌赋,在下自认为技不如人,君子六艺更是不堪入目。”
她说得坦坦荡荡,倒是让人无从生气了。
胡大儒目光变得晦涩起来。
这闫三郎上头写的字字戳中了要点,每一条都直击要害,确实能让陛下解决燃眉之急不说,还能稳固朝纲。
当真是一石二鸟的计策。
“你有资格做老夫的弟子。”胡大儒拍了拍桌,欣然接受了她。
“这东西老夫一会让人送入宫中,可要留下你的姓名?”
“那就不必了,能帮陛下解决燃眉之急,已经是学生莫大的福分了。学生这点道行入不了陛下的眼,也不便招摇,还想多跟着先生学艺几年。”苏幼娘婉拒了。
她对朝中的事情还一无所知,就贸然闯进去,轻易就能被人捏死。
谦虚的样子让胡大儒越发满意了,“即是如此,那老夫就让吾儿冒领了你的这份功劳,你可有异议?”
“多谢先生。”
很快这封书信就被胡大儒的儿子——胡元忠拿了去,送入宫中。
而苏幼娘则是被胡大儒热情地邀请去了景山书院,要把她介绍给书院的学子们。
原本就因为这事焦头烂额的皇帝,在瞧见对方的良策后龙颜大悦,激动地拍案而起,“好你个胡元忠,有此等良策不早说。”
“臣……臣也是今日凑巧想出来的。”胡元忠想到父亲的交代,心虚地擦了擦额头的冷汗。
实在是想不通父亲这个良策从何而来的,居然让他冒领。
“胡爱卿谦虚了,你可是帮了朕的大忙啊!”皇帝心情舒畅地做了下去,大手一挥,“赏。”
“是。”德禄公公笑着应下。
直到离开御书房胡元忠一颗心都是七上八下的,他表情一言难尽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