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共讨董卓(1/3)
中平六年,董卓废汉帝刘辩,立陈留王刘协为帝,自此,他在朝中的权势如日中天,而汉帝则如同傀儡,任由其摆布。
初平元年,在谋士李儒的建议下,董卓杀害了何太后,不久之后废帝刘辩亦遭不幸。
这两件事引起了朝臣们的公愤,不少人弹劾董卓,斥责其行悖逆之举,实为国贼。但这些上书弹劾董卓的大臣们,大都惨遭毒手,幸存者无几。
不久之后,借着给太后下葬开启先帝陵墓的机会,董卓派人大肆掠夺灵炀帝陵墓中的陪葬品。
很奇怪的是,这一次朝臣们没有斥责董卓的胡作非为,反而一致的沉默不语。
董卓杀了太后、废帝,被天下人斥责。但他劫掠灵炀帝刘宏的陵墓,明明这更加过分,反而却无人发声了。
真是怪哉
但天下人不会坐视董卓这般肆意妄为,三月末,袁绍与其弟袁术在山东起兵,召天下英雄,共讨国贼董卓。
得知此讯后,董卓便将国都洛阳里的袁氏族人全都杀害,包括太傅袁隗在内也惨遭毒手。
也正因此举,世家大族多向袁绍靠拢,一时间随其举事者无数。
……
谯县。
曹操匆匆的回到府上,左顾右盼,最终在树荫下寻到了少年。
“王上,出事了!”
曹操沉声道,“袁绍在山东起事,欲要讨伐董卓,此时一呼百应,此刻已聚集了数十万的军队,无不打着袁氏的旗号在行事!”
少年却并不关心对方所说的大事,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阿瞒叔,说了多少次了,叫我阿倦即可。”
“这”曹操有些迟疑,“臣怎敢直言王上名讳?”
“阿瞒叔,你我忘年之交,实为莫逆好友,又有何不敢直言名讳的呢?”
“额,好吧。”曹操仿佛是憋了许久,脸色涨红,这才艰难的把话说出口,“阿阿倦,我们还是谈一下正事吧。”
提起正事,辽东王刘倦的面色却依旧风轻云淡。
“袁绍起兵,天下人跟着他一起反抗董卓,这难道不是预料中事吗?”
曹操若有所思,却也没有妄加断言,转而试探的询问道:“阿倦,此话何意?”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