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甄嬛传-宜修另一种结局5(1/4)
胤禛强压下心头因为自己的猜测而不断翻涌的怒火,面无表情地移开视线。就在这时,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喝声:“皇上驾到——”
所有人齐刷刷跪倒在地。胤禛伏在地上,额头贴着冰冷的金砖,听着那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。康熙帝在梁九功的搀扶下缓步走向龙椅,虽年近七旬,步伐已经不稳,君王迟暮。
“众卿平身。”
胤禛站起身,这才注意到龙椅旁多了一把稍小的椅子+那是太子的位置。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在殿中搜寻,终于找到了胤礼。这位十七弟今日穿着杏黄色蟒袍,安静地站在角落,与往常并无二致。
“宣旨。”康熙淡淡地开口。
梁九功展开一道明黄圣旨,尖细的声音在殿中回荡: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:自太子被废,国本空虚已久。朕深思熟虑,决定册立皇十七子胤礼为皇太子。胤礼品性纯良,学识渊博,必能克承大统。着礼部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,钦此。”
殿中一片寂静,随即爆发出整齐的恭贺声:“臣等恭贺皇上,恭贺太子殿下!”
胤禛机械地跟着众人行礼,喉咙发紧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他看见胤礼缓步走向御前,跪地接旨,动作从容不迫,哪里还有半点书呆子的模样?
“儿臣领旨,谢皇阿玛隆恩。”胤礼的声音清朗沉稳,“儿臣才疏学浅,恐负圣望。唯愿尽心竭力,辅佐皇阿玛,安定社稷。”
康熙满意地点点头,亲自将太子金印交到胤礼手中:“朕知你性情温和,但为君者当有决断。望你持心如镜,明察秋毫。”
“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。”
胤禛站在一旁,如坠冰窟。“持心如镜”——这四个字像一把尖刀,直插他的心口。
册封仪式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。胤禛如同木偶般完成每一个礼节动作,目光却始终无法从胤礼身上移开。
他看着这位十七弟从容应对百官朝贺,言语得体,举止有度,完全是一副储君风范。这还是那个整日只知道吟诗作对、被他视为无害书生的十七弟吗?
当胤礼的随从举起象征太子身份的杏黄伞盖时,胤禛终于忍不住闭上了眼睛。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——与直亲王的明争暗斗,与废太子的周旋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