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章(2/3)
些,太薄的铲子,一铲子下去直接断成两截。
工业化,标准化,必须提上日程了!
曹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也不让工匠们打造农具了,全部去上课,小孩子们就在一旁听着。
都说新生的脑子好用吧!十来岁的娃娃比四五十的老工匠接受得更快,两天的时间,娃娃们把三视图,以及标准化的概念全部理解。
老工匠虽然理解得慢,但他们经验丰富啊!
以前打造东西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,现在则是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,一开始有些不习惯,渐渐地习惯后,还非常的顺手。
干活讲究一个熟能生巧,在一段时间打磨后,工匠们不仅手艺上去了,速度也上去了。
木匠就负责做标准化的木棍,铁匠就负责打造铁锹,犁等金属部分,分工明确,互不干扰。
为了让工匠们更有积极性,曹骏还提出了奖励制度,做得又快又好的工匠,能得到十两银子的奖赏,而做得又快又好的小组,又能获得额外十两银子的奖励。
要是做不好,自然也是有惩罚的,罚没当天一半的收益。
如果连续出现问题,则会被调离岗位,重新学习,等出师了再来工作。
曹骏为此还特别弄了一个培训班,培训班的负责人就是孙大匠。孙大匠本就是众人的头头,由他来教众人,也没人有话说。
曹骏的惩罚自然是重的,但他的赏赐也不小,一个月来,曹骏的处罚制度还没实行过。
大家心里都奔着宁可慢点也别受罚的心理。
随着打造的农具越来越多,生铁逐渐根本顾不上消耗了,加之市面上生铁价格不断上涨,曹骏也没有那么多原材料打造农具。
没有原料曹骏只能自己想办法,那就是炼铁矿,为此曹骏还弄出数个高炉,用于炼铁,在河边用搞了一个水力的鼓风机,用于炼铁吹风。
这一套的流程下来,把匠作间的工匠虎的一愣一愣的。为了让他们知道高炉如何运作,曹骏有不得不给他们上课,铁矿里的东西是怎么回事,碳在铁中含量是怎么一个事。
为此,曹骏不得不成为化学老师,给众工匠上课。
曹骏也没那么多时间上课,只是教会几个大匠后,便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