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6章 扫楼(1/3)
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打开闪光灯,交织的光束照亮了整个餐厅。
聚集在这里的都是各个研究领域的翘楚,大家很快就冷静下来集体商量对策。
停电尚可以解释为突发事故,但工程部的集体消失就绝不可能只是意外。
特里夫酒店工程部在晚上至少有三名员工值班,因为最近情况特殊,员工下班后都住在酒店。
就算值班室的人全都消失,员工宿舍也应该有不当班的工程师在。
但现在一个都找不到。
一定有人不希望这场筛查继续下去,但这种行为也几乎等于明牌宣告,「伪人就在人群之中」。
杨旭隐约觉得,伪人很可能想弄出一点动静把水搅浑,方便蒙混过关。
“杨领事,我看干脆这样,”一位学者向杨旭建议道,“伪人越是害怕被曝光,那我们就越要抓紧时间完成这场筛查。这段时间我们全都在餐厅哪儿都不去,等六点钟时间一到,身份没问题的人直接去机场,有问题的就留下来交给ddd处理。”
检测仪用的是锂电池,断电前王雨桐就有备无患地给另外几个电池也充了电,完全足够做完整场检查。
大部分人对这位学者的建议表示赞同,但也有不少合理反对的声音。
“我们东西都还在酒店房间,还得回去拿啊。”
很多学者都带着极其珍贵的资料,有些甚至还带了一些关键设备或者实验材料,很难让他们抛弃大半生的研究成果。
“没错。而且中间还有好几个小时,总有人尿急要去厕所,也不可能真的哪儿都不去。”
还有人附和道。
这时一位数学家站了出来,提议道:
“既然伪人能让工程师集体消失,也就能让上去拿行李的人消失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,大不了东西丢了就丢了,拉裤裆就拉裤裆,人活着才最重要!”
马上就有人反驳,“你搞理论研究的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,我这次要带回国的材料全世界都只有这么一点,怎么可能说扔就扔!”
“就是!我们可以每次组织几个人一起上去拿行李,分批次有序进行。再说还有武警同志的保护,我看完全可行。”
杨旭刚刚用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