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熊孩子的好奇心(2/3)
果然,绕不开这位。
这是在拿王珪来压他呢。
小孩子的心思,有时候也挺直接。
苏沐知道,这时候绝对不能说王珪教的不对,那等于直接打御史大夫的脸,也显得自己没水平。
更不能说自己这套“歪门邪道”比圣贤书管用,那更是取死之道。
他脑筋一转,有了主意。
“殿下说的是。”苏沐先顺着他的话说,“王珪大人教导的圣贤大道,那是咱们立身处世的根本,是房子的地基,是顶梁柱,最是要紧不过的。”
他顿了顿,话锋一转,脸上带着诚恳。
“不过呢,光有地基和顶梁柱,还盖不成遮风挡雨的屋子不是?臣琢磨的这些炼铁、格物的小技巧,就好比是砌墙的砖头,盖房顶的瓦片。”
“圣贤大道是‘体’,是根本;格物致知是‘用’,是具体的法子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,有了根本,再懂了这些具体的法子,才能更好地经世致用,为国出力,不是吗?”
苏沐这一通“体用结合”的歪理,说得自己都快信了。
他紧张地看着李泰,不知道这位小爷吃不吃这套。
李泰眨巴眨巴眼睛,显然没听过这种说法。
王珪讲课,那是正襟危坐,引经据典,之乎者也,听得他脑袋疼。
眼前这个苏县令,说话虽然也拽词儿,但意思好像……挺好懂?
还挺有画面感?
地基,顶梁柱,砖头,瓦片……
他琢磨了一下,觉得苏沐这说法,好像比王师干巴巴地讲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要生动形象多了。
“嗯……你这说法,倒也有点道理。”李泰点了点头,脸上那点刻意端着的架子松懈了不少。
好奇心压倒了傲气。
他追问道:“那照你这么说,不同的配料比例,就能炼出不一样的铁来?”
“正是如此。”苏沐见他上钩,心里松了口气,“有的铁硬,适合做兵器;有的铁韧,适合做农具。里面的门道多着呢。”
“有意思!”李泰眼睛更亮了,“比听王师讲《尚书》有意思多了!”
苏沐:“……”
这话他可不敢接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