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 找个背锅侠(2/3)
山族长与族老们竟发疯互杀,将彼此家中青壮清空,上天似也为之震怒,泣血警示。心怀大义的武安县县令为保百姓安危,决然献出鲜血,请天师观道长做法,亲自祭天。储天师听闻后本就面色发黑,待赶到姜家山,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他几近崩溃:房屋祠堂皆成田地,祖坟被刨得千疮百孔。储天师一口黑血喷出倒地,苏醒后便急切要求福公公飞鸽传书给太后,索要五百对童男童女。与此同时,定陶县内,此事已如野火般在茶馆、青楼等地传开。
府城郭知府收了艺品居的钱,妄图收缴一本书,却不知“禁书”二字反倒勾起众人强烈好奇心,姜家山惨案源头由此浮出水面,武安县县令成众矢之的。县令忙找崔知义帮忙控制言论,表面应承的崔知义却阳奉阴违。这八卦不仅在定陶县流行,其他县也传得火热,县令为查话本子出处忙得焦头烂额却毫无头绪。而在京城,储天师回道观后,与师弟付天师谈论着丹药、尸体之事,还提及桃花丸大卖。可此时,太后急需童男童女,采买不及竟命人找拐子抓人……
市井流传着一个令人好奇的说法:“里头有好些都是富贵人家的孩子” 。这简短的话语,仿佛一把钥匙,瞬间开启了人们的好奇心。在宫廷的隐秘角落,一场黑暗交易悄然展开:有人竟称权贵富人家命格好的孩子做药丸效果更佳,而太后为求驻颜,似乎已被逼至不择手段的边缘。次日,虚弱的储天师坐着轮椅进宫面见太后。太后服药虽多,却依旧难掩衰老,不敢见皇帝。一见储天师,太后便急红了眼,质问对策。储天师指出武安县县令坏了阵法,随后又提议将主意打到太后母族上,称要制造更多寡妇,竖起七座贞节牌坊……
储天师向太后献上奇策,称若母族村子人口扩散相连,太后便能恢复容貌、永葆青春。太后忆起母亲所言,其舅舅在河东道金洲府辽源县扎根,可多年未曾联系。储天师却称不难,建议太后派人求皇帝圣旨,为舅舅们抬身份。太后心动,当即写了封情深意切的信,竟索要空白圣旨。这大胆要求令人咋舌,换做旁人恐有杀身之祸。而皇帝看到信后,感动得眼泪汪汪,不仅欣然应允,甚至表示封承恩公都不为过。
皇宫之中,皇帝嘴上喊着母后总委屈自己为他着想,转身就在太监们的腹诽中,迅速备好太后想要的圣旨,还从私库拿出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