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掌握空间权限,扛起生活重担(3/4)
冀也是沿海省份,航母来一条不过分吧!
山丘用来种果树,养点儿走地鸡;草地上放点牛羊;河边也能圈一块儿来点鸭子和鹅;平地那就是粮食和蔬菜,加点经济作物了。
主要就是粮食,最起码接下来几十年都用得到。
以后有的忙喽。
本来想把果园的果树全部移植到土丘上,后来想想还是留着吧,算是个念想了。
至于时间,静止,同步,加速三类。
刘德信将后院仓库设置成静止空间,东西放进去不管多久,拿出来时都是当时的状态,完美的储存机制。
整个院子加采摘园,选择了与外界时间同步。这部分空间用来平时改善生活,与外界时间同步,不会因为进出空间,扰乱自己的时间感知。
至于水果这些,不是急需的,以后再扩圈可以移植一部分。
更别说未来很长时间内,反季节水果和蔬菜都是稀罕物。
不留神拿出来,说不准就被举报了。有同步空间的果木状态作为提醒,省不少事儿。
加速肯定是用在种植区域了,通过加速缩短种植物的生长周期,增加总产量。
空间的成长,依靠的是生气,随着引入物种的增加,会扩大地形种类和范围。同时经过成住坏空四个阶段,完成生气的循环。大面积加速过快,很容易导致空间崩塌,得不偿失了。
如果想一念直达收获果实,那就得单独集中意念,就看个人精神力强弱了。
反正刘德信试了,到脑海发出信号时,产量也就是救救急,没必要。
以他知道的小麦和玉米生长周期,一般是在3-5个月,不算冬小麦的冬眠期。豆类作物时间会更短。
空间本就可以给区域内作物匹配适宜的环境要素,一年差不多收成三四次。
索性设置成2月收一次,低的就按照正常时间,消耗不多,细水长流。
现在就是像是玩种田游戏,意念一起,十五亩平地就修整好了,五亩小麦,五亩玉米也是一下的事儿。
左右不过需要一二百斤做种,仓库有几个粮食囤,小麦和玉米每样都有两三千斤,供全家吃饭都没问题。
厨房里有几袋5kg装的大米,几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