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 至善药店开遍全国(1/2)
四年光阴在药膳店的袅袅蒸汽中悄然流淌。何子林清晨研磨药材时,总能听见胡同口传来的报童叫卖声,\"号外!南巡讲话!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!\"报纸上的铅字像春日惊雷,震得四合院的砖墙都泛起生机。何至善背着小书包蹦跳着穿过垂花门,书包上的变形金刚贴纸在阳光下闪着光,他奶声奶气地跟冉秋叶说:\"妈妈,老师说以后要学电脑!\"
何雨水从医学院寄来的信里夹着听诊器照片,金属听筒上刻着\"何\"字缩写。她在信中说,解剖课上第一次握住手术刀时,忽然想起哥哥熬的当归鸡汤——那些在牛棚里背过的化学公式,此刻都化作了实实在在的救死扶伤。某个周末,她穿着白大褂出现在药膳店,帮着给顾客号脉看舌苔,阳光穿过她胸前的校徽,在药柜上投下一片菱形的光斑,何子林忽然觉得,妹妹肩上的白大褂,比任何绸缎都要耀眼。
许大茂的贸易公司搬到了国贸大厦,却仍爱往四合院跑。他西装口袋里装着大哥大,却总在傍晚蹲在槐树下,跟何子林分享深圳夜市的烤鱿鱼串。有次他喝多了,拍着何子林的肩膀说:\"兄弟,当年我总瞧不上你那药膳罐子,现在才明白,人活一世,得有个扎踏实实的营生。\"月光漫过他腕间的金表,照见他眼角新添的皱纹,那是在商海浮沉中刻下的勋章。
娄小娥寄来的请柬烫着金边,邀请何子林夫妇参加香港的药膳文化研讨会。冉秋叶对着请柬上的繁体字发呆,最后把压箱底的旗袍改了改领口——那是结婚时何子林送的红绸子,如今配上珍珠耳钉,竟看不出岁月痕迹。在维多利亚港的游轮上,娄小娥穿着刺绣唐装走来,腕间一串翡翠镯子叮当有声,她指着远处的金融中心说:\"子林,当年我离开时想的是再也不回头,现在才知道,根扎在哪儿,心就安在哪儿。\"海风卷起她的卷发,混着药膳汤的香气,竟与记忆中四合院的槐花香有了几分相似。
三大爷阎埠贵成了社区义务物价监督员,每天戴着红袖章在菜市场转悠。他的小儿子从财经大学毕业,进了外企做会计,寄回家的美元钞票让老人好一顿研究。某天阎埠贵抱着本《市场营销学》来药膳店取经,老花镜下的眼睛亮闪闪的:\"子林,你说咱们这药膳,能不能搞个"品牌连锁"?就像那什么肯德基?\"何子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