续写故事第515(1/2)
2015年11月16日,阿台的阳光透过量子镀膜玻璃,洒在建华跨海大桥旁的“星海云城”项目工地上。智能塔吊在ai系统的指挥下精准作业,机械臂组成的银色矩阵正将纳米级建筑材料拼接成120层环保大楼的框架。作为项目总设计师,我站在临时搭建的观景台,看着全息投影中不断攀升的建筑进度条——地下室80层已全部完工,这座垂直城市不仅能抵御17级台风,其屋顶的光伏矩阵与潮汐发电装置,每年产生的清洁能源足够供应整个阿台市一个月的用电需求。
“沈总,首批企业已经提交入驻申请!”助理小跑过来,量子平板上闪烁着密密麻麻的名单,“有三家全球五百强科技公司,还有五家当地半导体企业。”我滑动屏幕,目光停留在租金方案上:前三年零租金,第四年起按市场价的三折收费——这个看似亏本的策略,实则是用空间换时间,将“星海云城”打造成全球创新企业的聚集地。
别墅区的建设同样如火如荼。壹台与贰台别墅区的16期工程同步推进,800平至3500平的户型涵盖了空中别墅、海底复式等多种形态。智能管家系统早已预装完毕,住户只需语音指令,机械臂便能完成家务、烹饪甚至艺术品鉴赏。“这里的每块玻璃都集成了太阳能发电膜。”我向来访的媒体展示样板间,阳台外,无土栽培墙正在生长的蔬菜瓜果与远处的跨海大桥相映成趣,“连卫生间的废水都能通过量子净化系统转化为灌溉用水。”
最让我欣慰的是10处楼盘公寓的“老兵安居计划”。200平的无障碍户型专为退伍军人设计,智能护理床能自动监测健康数据,全屋语音控制系统对年迈老兵格外友好。当第一批老兵入住时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着我的手热泪盈眶:“这辈子从没想过,还能住进这样的‘未来家’。”
而在市政厅,一场意外的重逢正在上演。阿台副市长林宇推开会议室的门,我们对视的瞬间同时愣住——曾经中学教室里那个总爱组织辩论赛的班长,如今已是主政一方的父母官。“知意,真没想到是你。”他笑着指了指桌上的项目计划书,“这些年你在科技领域的成就,连我这个老同学都望尘莫及。”
会议很快进入正题。林宇调出城市发展规划图:“星海云城的定位与阿台的转型战略高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