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键盘上的传承:少年担当与城市脉搏的共振(1/2)
1995年8月1日,杭城区政府大楼顶层的办公室里,空调嗡嗡作响。沈明远区长摩挲着崭新的台式电脑,这是二叔从海外寄来的最新款机型,流线型的机箱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。他深吸一口气,按下开机键,显示器蓝光亮起的瞬间,仿佛打开了通往新时代的大门。
“区长,这电脑处理文件的速度比原来快了三倍!”秘书小王抱着文件走进来,眼睛盯着屏幕上流畅滚动的政务报表,“不过操作界面全是英文,还得麻烦您……”话音未落,沈明远已经熟练地打开邮件系统,这两个月跟着沈知意学的计算机知识,此刻派上了用场。
收件箱里躺着一封特殊的邮件,发件人正是他15岁的侄女。点开附件,是星辰肉饼食品公司的半年度纳税报告,详细罗列着870万元的税款明细,每个数字旁都标注着对应的市政建设用途:“300万用于老城区道路修缮,200万投入教育基金,150万支持非遗保护……” 沈明远的手指微微颤抖,办公桌上那张泛黄的《杭城发展规划图》,此刻与邮件里的数字悄然重合。
“沈区长,您看新闻了吗?”隔壁办公室的同事突然探进头,手中举着当天的《杭城日报》,头版照片上,星辰肉饼旗舰店前排着长队,顾客举着油亮的肉饼竖起大拇指,标题赫然写着“本土美味逆袭!肉夹馍如何打败汉堡?” 同事笑着调侃:“您侄女可真是给咱们杭城长脸,现在连外地游客都点名要吃‘沈氏肉夹馍’!”
正说着,电脑右下角的bb机模拟器弹出消息,是沈知意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。沈明远调整摄像头,屏幕里立刻出现侄女清秀的脸庞。15岁的沈知意穿着校服,身后是堆满课本和商业资料的书桌,却难掩眼中的神采:“堂叔,我们刚和市教育局谈妥,准备用税款盈余在三所中学建计算机教室!”
视频画面切换,沈宁抱着财务报表入镜,11岁的小姑娘推了推圆框眼镜:“伯父,这是优化后的税收分配模型,能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。”镜头再一转,沈舒举着咬了一口的肉饼凑过来:“伯伯!我的‘超级肉饼帝国’计划书已经写了三页啦!”奶声奶气的话语让办公室爆发出一阵笑声。
挂断视频后,沈明远望着窗外的杭城街道。不远处的星辰肉饼门店飘出阵阵麦香,街道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