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章 山乡星火:少年掌舵人的产业传奇(2/2)
;11岁的小松敲着键盘,快速搭建起购物车系统。“我们不仅要卖茶叶、腊肉,”宿华在白板上画出架构图,“还要把制作过程做成短视频,让顾客看到山里的原汁原味。”
随着项目推进,整个村子都被带动起来。妇女们围坐在火塘边缝制刺绣,男人们背着竹篓采摘新鲜山货,就连拄着拐杖的老人也参与进来,教孩子们唱古老的苗歌。宿华联系星宁工作室总部,引入直播设备,带着村民们在镜头前展示苗家酿酒、打糍粑的过程。直播间里,弹幕刷屏:“这才是真正的非遗!”“下单十份腊肉,支持山里孩子!”
两个月后,展销会圆满落幕。湘西的农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,订单像雪片般飞向山村。宿华没有将钱揣进自己口袋,而是成立了“星火乡村振兴基金”:修建希望小学的计算机教室、给每户安装网络、培训村民电商技能。当第一台智能快递柜落户村口时,老人们围着这个会“吐包裹”的机器啧啧称奇,孩子们则欢呼着跳起了自编的编程舞。
这年暑假,沈知意带着团队来验收项目。站在焕然一新的山村里,她望着远处用代码绘制的巨型壁画,眼眶湿润。宿华递上财务报表和发展规划,最后一页写着:“下阶段目标:建立山区物联网,让每棵茶树都能‘说话’。”“你做到了。”沈知意拍着少年的肩膀,“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还点燃了整个山村的希望。”
暮色渐浓,星火工作室亮起暖黄色的灯光。宿华坐在电脑前,给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回复邮件。窗外,孩子们追逐着萤火虫,嘴里哼着新学的编程口诀。他摸出贴身收藏的bb机,上面还留着沈知意两年前的鼓励:“你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。”此刻,这句话早已化作他脚下的路,延伸向更广阔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