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新程拓荒的荆棘载途(4/6)
面对这些批评,乐队成员们心情沉重,陷入自我怀疑之中。
阿强垂头丧气地说:“咱们是不是真的高估自己了?这一路走来,困难一个接一个,结果作品还不被认可,是不是压根不该走这条小众路线?”
叶凌紧锁眉头,沉思良久,抬起头来,目光中依然闪烁着坚定:“兄弟们,失败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去信心。这次的反馈虽然不尽如人意,但让我们清楚看到了问题所在。咱们不能半途而废,只要继续钻研,改进方法,我相信终有一天能让大家认可我们的作品。”
在调整心态后,乐队成员们再次投入创作,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情感共鸣的营造。他们深入了解每种小众音乐背后的故事、承载的情感,将这些元素巧妙融入创作之中。
与此同时,宣传推广的难题也迫在眉睫。正如之前所担忧的,小众音乐的受众狭窄,如何让大众知晓并愿意尝试聆听他们的融合之作,成了一大挑战。
乐队尝试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创作幕后故事、音乐小样,举办小型线上分享会,向乐迷介绍小众音乐的魅力与融合思路,希望吸引更多关注。然而,初期效果微乎其微,播放量、互动量寥寥无几,评论区也多是质疑之声。
小辉看着惨淡的数据,无奈地叹口气:“看来光靠线上宣传不行啊,得想想别的办法。要不我们联系一些小众音乐电台、地下音乐俱乐部,看看能不能合作,从线下打开突破口?”
叶凌点头赞同:“小辉说得对,咱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线下渠道虽然小众,但受众精准,说不定能慢慢积累人气。”
经过多方联络,乐队终于与几家小众音乐电台、地下音乐俱乐部达成合作。他们在电台节目中分享创作历程,在俱乐部现场表演融合音乐,逐渐吸引了一批忠实听众,口碑也慢慢传开。
正当小众音乐探索初见成效之时,乐队内部却因长期高强度工作,压力累积,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。
在一次排练间隙,阿强因连续熬夜编曲,精神疲惫,对小辉的一个演奏失误大发雷霆:“你怎么回事啊?这么简单的地方都能出错,咱们都这么拼了,你可别拖后腿!”
小辉也不甘示弱,因连日来学习新乐器受挫,心情本就不佳,回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