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汉派服装的逆袭(1/3)
1990年9月25日,武汉江汉服装厂
夕阳的余晖透过破败的玻璃窗斜射进厂房,照在积满灰尘的缝纫机上,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。
谢一扬站在江汉服装厂的大门前,指尖夹着半截红塔山,烟雾在微凉的秋风里袅袅升腾。他眯着眼,打量着这座濒临倒闭的国营厂——灰白的墙皮剥落大半,铁门上的“抓革命、促生产”标语早已褪色,院子里杂草丛生,几个工人蹲在墙角抽烟,眼神麻木而涣散。
“小谢老板,这破厂子欠银行八十多万,工人半年没发工资了。”张铁柱压低声音,缺了半截的小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军刺,“咱们真要接这烂摊子?”
谢一扬没回答,抬脚踢开半掩的铁门,锈蚀的门轴发出刺耳的“吱呀”声,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。
“zara模式”的第一刀
厂长办公室里,秃顶的刘厂长正伏在桌上打瞌睡,嘴角还挂着中午的饭渣。谢一扬敲了敲桌面,他猛地惊醒,手忙脚乱地抹了把脸,待看清来人后,脸色瞬间阴沉下来。
“你就是那个‘扬帆实业’的谢老板?”刘厂长冷哼一声,从抽屉里摸出皱巴巴的账本,“厂子账面负债八十三万,工人三百二十号,机器全是六十年代的老古董,你要收购?行啊,先把欠款还了!”
谢一扬笑了笑,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《江汉服装厂改制方案》,轻轻推到刘厂长面前。
“负债,我全接。”他指尖在方案上点了点,“工人,我全留。但有一个条件——从今天起,厂里所有生产计划,我说了算。”
刘厂长狐疑地翻开文件,当看到“职工持股30”的条款时,手指猛地一抖。1990年的国企改制,工人下岗潮才刚刚开始,谁敢保证工人还能持股?
“你……你到底是什么来路?”
谢一扬没回答,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叠彩印的设计稿,铺在桌上——那是后世zara的经典款式:修身西装、高腰牛仔裤、oversize卫衣……每一款的领标都印着“扬帆”的logo。
“从明天开始,停产所有中山装和的确良衬衫。”他敲了敲设计稿,“改做这些。”
刘厂长瞪大眼:“这、这不符合‘社会主义服装风格’……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