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退位怎么称呼?(3/3)
渊退位成为太上皇以来,已经过去了十年左右,他的亲信早已四散,对皇位不再构成威胁。
李恪犹豫不决,最终无奈道:“那就这样,继续当监国太子,之前的计划取消!”
“但恩科不能取消,这件事必须在年末实行。”
周海两人点头同意,这是常规做法。
尽管李恪没有清洗李二的旧臣,但广开恩科,招募新人不能停止。
新人通过考试后,不是直接到地方任职,而是先担任学士,陪伴在李恪身边。
等李恪对他们有所了解后,再根据他们的才能,分配到地方或中央担任官职。
处理完这个棘手的问题后,李恪转而问道:“少府的人现在情况如何?”
“工匠都已到场,多数已分配至五监,现在正建设高炉,生产水泥。”
李恪松了口气。
“李二退位后,我们该安排他住哪里?现在太上皇的宫殿已经很狭窄了,布局也不合理。殿下是否打算建造新宫殿?”
李恪点头,随即又摇头。
“我打算从长京迁都洛京!洛阳通过大运河连接,粮食运输便利,而当前京城人口过多,必须从外地调运大量粮食。”
周海明白李恪的意思,粮食调运对大唐而言是个巨大负担,而且运输途中还有损耗,足够支撑一场对外战争。
但迁都,是个重大决定。
陈柏迟疑道:“迁都不会轻易通过,洛阳地势平坦,没有险要可以防守,与长京不同。各家族在关中都有家业,反对迁都的声音很大。”
李恪不悦道:“即便如此,也要迁都。这件事不必急于一时,先制定一个计划,然后慢慢散布消息,观察舆论反应。”
李恪心里暗自叹息,现在的权威还是不够。
如果权威足够,他才不会在乎关陇士族的想法,直接用刀逼他们,看他们还敢不敢多嘴。
周海两人领命离开。
之后,李恪召集各国公子弟,带领他们狩猎,这么做是为了观察国公后代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