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 开发江南(1/3)
五年后,开垦的土地将归耕种者所有。
这些移民还将成为大唐的民兵,在退伍士兵的指导下接受军事训练。
一旦发生战争,必须响应朝廷征召,上前线作战,相当于府兵。
每个移民点都会设立学堂,进行扫盲教育,确保所有百姓都能接受大唐的教化。
李恪想过,简单地将移民安置在东北,并分配土地,他们大多数无法活过冬天。
此外,东北地处边疆,面临胡人的威胁,若不进行武装训练,一旦发生战事,死伤无数。
为了避免形成世袭军户的情况,李恪规定每支屯垦兵只能存在十年,之后自动解散,转化为平民,由地方官府管理。
同时,军中官兵不得占有当地土地。
作为补偿,解散后军官们可以回乡担任地方官职,从乡间小吏到县丞等等……
计划规模庞大,相应耗费巨大。
李恪虽没有详细计算,但移民路上的开销以及分发种子和农具的费用,绝对不是小数目。
幸好,李恪打算让长孙冲带领部分水师前往捕鱼,以补充当地的粮食供应。
李二轻咳两声,缓缓开口。
“朕支持你的提议,但有些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,例如具体的费用情况你没有详细说明。”
“另外,屯垦归属政事堂,这个安排是否需要重新考虑?”
李二提出这个担忧,是因为害怕皇权受到相权的干涉。
李恪对此并不在意,呵呵一笑道:“如果未来皇帝英明,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。即使皇帝昏庸,还有十二卫兵马可以制衡,要知道屯垦兵只是民兵。”
“再者,如果真的到了天下大乱的地步,即使屯垦兵名义上由皇帝掌握,也无力回天。到了王朝灭亡时刻,不是人力所能挽回。”
房玄龄眉头一皱,道:“殿下,地方上失地流民虽多,但也有不少被世家豪族收入囊中,这些人,殿下有何打算?”
李恪:“此事嘛,我还没有考虑好。但若有世家胆敢负隅顽抗,我不介意亮出刀子,逼他们交人!”
这话,透着凛冽的杀气,让房玄龄心头一颤。
这太子,显然与李二一脉相承,都对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