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调任长孙冲(2/3)
闲得发霉,把他放在那里,谅谁也不敢说三道四。
而且,李恪还有更深的打算,把长孙冲调到东北。
让他去建立码头,打造一个水师基地,为将来进攻半岛和扶桑做准备!
这样一来,既能让长孙冲避开风头,又能为将来的大计埋下伏笔,算是一举两得!
想到这,李恪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。
驸马府。
长孙冲拿着李恪的调令,一脸愕然,醉眼朦胧间对长乐公主道:“李恪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莫非,他真的打算放我一马?”
长乐公主绝美的容颜上带着几分怜悯,看着眼前这曾经意气风发的男人,如今因为长孙无忌的事而变得颓废不堪。
“三哥对你不会有恶意。夫君,既然他调你去水师,那便在水师大展拳脚便是。我会陪你一同上任,共度风雨。”
长孙冲一听这话,泪水决堤,
重重地点了点头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。
李恪的计谋,堪称天衣无缝。
他让长孙冲前往东北,建立基地只是其次,更重要的是要让东北自给自足,吸引人才。
而长孙冲的水师将军之位,正是关键所在。
东北的黑土地,是无尽的宝藏。还有渔获,是东北新生的希望!
李恪记得很清楚,渤海湾历来是中国的重要渔场。
只是现代由于污染和盲目开发,渔业资源才逐渐枯竭。
在大唐,人们只会担心海里的鱼太多捕不完,根本不用愁捕不到鱼。
但普通渔民的条件有限,捕鱼工具简陋,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产业。
如果由朝廷来组织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
李恪还考虑到了一个稳定东北的策略,将胡人南迁的安置方法结合。
他在纸上涂了几笔,勾勒出了一个粗略的战略计划。
紧接着,吩咐手下给李靖和房玄龄传旨,还特地嘱咐洪天,喊上张海,全部往李二宫殿赶,商量国家大事。
旨意一出,李靖和房玄龄心惊胆战,心想,咋就让他们去李二的住处呢?
难道说,李二有啥不测?
他们心中七上八下,犹如热锅上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