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不愿屈服(2/3)
众人并不傻,事情发展至今,这样的借口无法令人接受。
李二也绝不会容忍儿子在他健在时,在大唐边境擅自占地,自立为王。
房玄龄无法回避这一现实,故而不会冒险假设李恪没有自立之心。
李二这话一出,大帐内又陷入一片沉寂。
文武在心中默默揣摩着,李恪独立为王的可行性。
仅从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来看,李恪自立虽没成定局,但概率已超过一半。
这无疑是令人忧虑的消息。
毕竟,李恪身份非同小可,一旦兵戎相见,唯一能对他下手的,也只有李二。
犹如当年玄武门之变,李建成与李元吉全是李二亲手所杀,其他将领无人敢越俎代庖。
现今情势更为复杂,因为李恪是李二的亲子。
若有人敢在战场上将其斩杀,恐怕虽得赏赐,也难保不会被秋后算账。
可,若在战前便不敢对敌方主将下手,这场战争又该如何打?
长孙无忌:“陛下,若想知道李恪是否真有自立之心,不如颁一道圣旨,让李恪立刻交出曼族统治权,将曼族三座新城悉数交予唐军驻守。”
房玄龄闻言,立即反驳:“不可,陛下若已对亲子生疑,即便发出此令,也是无济于事,不过是心中对李恪疑虑的深浅罢了。不如将李恪视为曼族王,以原有的礼遇相待,既然他如今是曼族的真正统治者,如此也能显示陛下对李恪的关爱与赞赏。”
长孙无忌立刻接过话题,质问道。
“房相,你为何屡次为李恪辩护?难道你们早有勾结?”
“你的提议只会让外人嘲笑,难道要让外界认为,陛下会向公然决裂的儿子屈服?”
长孙无忌的话直击李二的痛点。
确实,他绝不能容忍别人认为他李二会向一个明确决裂的皇子低头。
尽管李恪与李二决裂的原因中有隐情,甚至部分是李二自己的疏忽,但他坚决不会承认这些。
李二愤怒地拍了下案桌,大声喊道。
“够了!你们都出去,朕要独自静一静!”
房玄龄怒目圆睁,瞪了长孙无忌一眼,愤然离开。
长孙无忌则紧随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