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八正神明论(4/6)
老孙:(忍不住笑出声)您这又扯到做饭和音乐上去了,不过道理是这么个道理,针刺补泻手法确实直接影响治疗效果。
小岳:(越说越兴奋,手舞足蹈)而且啊,这医生下针的时候,那速度也有讲究,得知道啥时候快,啥时候慢。快的时候就像那短跑运动员,“嗖”地一下就冲出去了;慢的时候呢,又得像那蜗牛散步,小心翼翼的。我怀疑医生下针的速度是和身体里的“时间精灵”在对话,快针是说“急事急办”,慢针是说“慢慢调理”!
老孙:(无奈地摇头)您这形容,把严肃的针刺手法说得跟奇幻冒险似的。针刺手法的快慢是根据病情和穴位特点来决定的,可不是您说的这么简单粗暴。
小岳:(眨眨眼,接着说)这好医生啊,还得有先见之明。您看那上等的医生,能在病还没发芽的时候就发现它,就跟在草丛里找小虫子似的,眼尖着呢!然后“咔嚓”一下,就把病给治好了,不让它长大。您说这上等医生,是不是有一双能看到未来疾病影子的“神眼”,提前把麻烦消灭在萌芽!
老孙:(笑着纠正)您这用词,怎么跟除害虫似的。中医讲究治未病,优秀的医生能够通过观察人体的细微变化,提前发现疾病隐患并加以干预。
小岳:(一拍大腿)对呀,就是这意思。不像那下等的医生,等病都长成参天大树了,才想起来治,这时候难度可就大多了。就好比房子都快塌了,您才想起来修,那得多费劲呐!我觉得这病就像一个偷偷长大的“怪物”,下等医生总是等它变大了才发现,上等医生却能在它还是个“小胚胎”时就解决掉!
老孙:(点头认同)您这个比喻倒是通俗易懂,确实强调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。
小岳:(神秘兮兮地凑近老孙)我跟您说,这《八正神明论》里还有个秘密,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。
老孙:(好奇地配合)哟,什么秘密啊?您快别卖关子了。
小岳:(故意提高音量)这针刺和人的心情也有关系呢!您想啊,这人要是心情好,身体里的气是不是也跟着欢快地跑?这时候扎针,效果肯定事半功倍。要是心情不好,气都堵在那儿了,扎针就像在堵车上开车,费劲!我觉得心情就像身体里的“天气系统”,好心情是晴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