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胡椒与白绫袄(1/4)
胡椒产在天竺之地,是个难求的香料。
前朝的时候,能卖一二十两银子一斤。
本朝开放海禁,从外洋爪哇等地运来,大宗儿是官府把持。
朝廷里因胡椒价贵,且系外洋来的香料,常用来抵边关军饷或京官俸禄。
京师官员每年春秋两季发俸,都是一份粮米、一份银钱、一份胡椒。
市井上胡椒价格,也跟着起伏,春秋时候价贱,冬夏时候价高。
因有这样的规律,梨月便动起脑子来。
她今日卖咸鸭子,已觉得十分不方便。
豪门贵府的丫鬟,在角门外后街转转还好。
府里头随时有事儿唤她,不能与平民小女一般,提着篮儿往市井做买卖。
若专一供卖一家店铺,做得也太托实了。
前头做的糟腌萝卜、今日做的咸鸭子,虽比寻常店铺好吃,但终究能让人学了去,不算什么长久之计。
想起干娘柳家的说过,夏日里胡椒价贵,一两银子一斤都买不到。
想到这里,她连肉饼都不吃了,顺着小街就跑,直看谁家卖胡椒。
一家杂货铺里有卖,要价四钱银子一斤,另家香料铺的货好,要价五钱。
梨月手里银子不多,还是嫌价贵,顺着街巷寻找。
忽见个十二三岁小厮,倚着墙角摆摊儿,摆了一堆胡椒几根苏木,另有些晒干香叶,其余瓦盆儿瓦罐儿之类。
梨月忙凑过去看,抓了一小把闻闻,还真是上好胡椒。
炒的辛香扑鼻颗粒饱满,还是筛过渣滓的,问价才三钱银子一斤。
真是物美价廉,若不是摊子摆在旮旯儿,还不早被人买走了。
梨月不动声色,故作小大人,叉着腰问道:“你这货色还有不?若还有这样的,我买个几十斤。”
小厮满脸惊诧,傻愣愣道:“我家相公折俸禄的,家里还有五十斤哩。”
梨月撇嘴笑道:“你家相公官还不小哩!五品的主事大人,才发十五斤胡椒。你家相公发五十斤,可不是一品大学士?”
小厮见梨月穿着不错,说出话来头头是道,料着是宁国府里的人,不禁憋得满脸通红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