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臣死谏!废朱允炆皇太孙之位(3/4)
后,这是他第一次对李暄起杀心!
他一直都以为李暄的政见虽然激进,但方向与自己差不多。
厌恶那群腐儒,想让朱允炆远离他们,以免受他们哄骗。
哪曾想错的这么离谱,李暄竟是完全站在朱允炆的对立面之上!并且还如此放肆,居然说他看好的大孙子,会让大明二世而亡?
朱允炆是他认定的皇孙。
所有对朱允炆有威胁的人,都得死!
换做以前的朱元璋,李暄马上就得人头落地。
可是……
明末之行对朱元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。
让他对李暄的耐心前所未有的高。
竟是强压下了杀意,问道:
“你那样说的理由是什么?”
李暄指着朱允炆说:
“臣之所以如此说理由有三,其一,若依“立嫡以长”之制,皇太孙当是懿文太子妃常氏所出次子允熥。
常氏乃开平王常公之女,勋贵根基深厚,朝野俱仰其威望,若强立吕氏庶子允炆为储,必惹淮西勋贵不满!允炆殿下若是登基,欲保皇位稳固,首当剪除蓝玉等武勋,他们若死,于大明而言乃是巨大损失。
其二,允炆殿下自幼受黄子澄等腐儒教化,对其信赖颇深,故允炆殿下若登大宝,势必倾心文臣,深信儒家虚妄,废洪武新政,复周礼、行井田,甚至可能效仿西周“三公九卿”之制!
其三,臣听闻黄子澄私议藩镇之弊,常引汉景削藩旧事蛊惑允炆殿下,允炆若是继位,定效“七国之乱”故智,对他的诸位叔叔,陛下的好儿子们赶尽杀绝!
而边关重镇的藩王,无不是久经沙场,其麾下兵甲数量虽少,可战力不俗。他们之中大多人些许会认命,认栽,可唯独心高气傲的燕王不会,燕王一旦被逼上绝路,陛下不在,太子不在,孝慈高皇后不在,燕王必反!
燕王打赢便罢,无非是大明换个皇帝,横竖都是陛下与皇后之子,可燕王若是打输了……北元鞑子趁机南下,朝中既无蓝玉等宿将,边关又失藩王屏障,陛下以为允炆殿下胜算几何?届时大明江山岂不危如累卵!”
李暄盯着朱元璋,声音铿锵有力:
“故臣死谏!绝不能立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