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9章 能文能武(1/3)
陆锦淮目光深邃,略作思忖。
“小杨,‘山中何事?松花酿酒,春水煎茶’。不妨讲讲你对这两句的理解?”
坐在一旁的宋春明饶有兴致地看向杨明。钟振国满脸笑意,同样投来关注的目光。
杨明稍作思考,便条理清晰地说道:“这两句出自元代张可久的《人月圆·山中书事》。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,身为南人的张可久,仕途之路异常坎坷,一生辗转于各地小吏之职,壮志难酬。‘松花酿酒,春水煎茶’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悠然自得,作者借此营造出闲适氛围,实则是以乐景衬哀情,宣泄对现实的不满,以及对精神解脱的追寻。后续‘城里人忙似蚁,不识这般悠闲’,将城市的喧嚣繁忙与山中的宁静闲适形成强烈反差,一方面表达对宁静质朴生活的向往,另一方面暗含对追名逐利的世俗风气的批判。张可久留存于世的八百余首散曲,广泛运用比兴、象征等手法,风格清新自然又不失典雅工巧,在元代散曲‘清丽派’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对后世如明代散曲大家王磐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。”
陆锦淮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不禁鼓掌称赞:“见解独到,对整首散曲的剖析以及对作者的认识都十分深刻。小杨,学识之深厚,令我刮目相看,我愿赌服输。”言罢,端起酒杯,一饮半杯。
钟振国哈哈大笑,拍了拍陆锦淮的肩膀:“老陆,这次你可碰上对手了!”
宋春明轻轻点头,摩挲着紫砂壶:“小杨对历史文化了解得如此透彻,在现在的年轻人中,实属难得。”宋春明本就对历史文化感兴趣,知道陆锦淮出的题极为偏僻,杨明的回答,让他对这个年轻人愈发的欣赏了。
陆锦淮放下酒杯,眼中的欣赏愈发炽热,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:“‘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’。”
杨明目光笃定,沉稳回应:“这两句脱胎于禅宗典籍,表面描绘了竹影扫过台阶,灰尘却未曾移动,月光穿透潭底,水面不留痕迹的静谧景象。实际上,作者借景喻理,传达出一种不为外界所动的超脱心境,告诫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,不被世俗纷扰所左右。后续‘水流任急境常静,花落虽频意自闲’,借助水流、花落等自然景象,阐述了深刻的禅理,告诉我们,即便外界环境瞬息万变,只要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