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章 谁是凶手(1/3)
“在旁人眼中,清悟和尚是龙华寺灭门案的见证者,作为唯一的活口,他所说的话必是真相。原因有二:一,死者均是龙华寺僧人,二,他也是龙华寺中人。”
“但若跳出身份的局限,把眼光聚焦在龙华寺本身,那日夜里其实有两个活口,第二人,便是我。”
“可天一亮,我这见证者就直接成了凶手,是不是有些蹊跷?”
少林寺禅房里,墨微辰隔着烛光,眼神炯炯地望着明澈,也就是出家前还叫做崔石头的少年和尚,期待着他的反应。
明澈低垂的双目只定在烛台下的一小片阴影里,少顷,不带任何感情地开口:“薛施主想说明什么?”
“说明我不是凶手呀!”墨微辰凑得更近一些,“龙华寺靠近洛阳,设五重大殿四间大院,前院梅林后山碑林,全是对香客开放的;即便是晚上,寺里也准备了数十间禅房供香客留宿。换句话说,龙华寺香火鼎盛,哪一天没有香客?”
明澈眼帘一动,墨微辰接着道:“可偏就那天晚上,除了我,寺里没有其他人。我因此生疑,特意回到城里问了,原来龙华寺要做一场全寺僧人参与的大法事,提前一日清了场,只有我这个翻墙客盲打莽撞,半夜进了碑林,直到下半夜才出来。”
那夜她到碑林将方淼骨灰埋下后,悲怆不能自已,自斟自酌半梦半醒,不知前殿发生了什么事。待到要走,才碰上清悟和尚,又遭了这桩事。
“恶人便是利用了这个机会行凶。其实,当时寺里还有第三人。那人用冰针将我击倒,让我留在原地,第二日一早众人来寺里,便跳出来第一个指出,我有凶器,我是凶手。而且巧了,戒律院前,也是他,将恶虎堂的案子与龙华寺相提并论,企图混淆视听,囫囵把罪名安在我身上。”
墨微辰瞧了眼明澈:“岷山派地处西南,当地铁器不兴,银矿却大。西南制银技术高超,应用于锻刀,无须下重料便能制出刚柔相济的效果,因此多是薄刃。当地人也擅使薄刃,可从人肋骨之间穿过而不伤刀,才可”
才可只凭一把刀,一夜连斩七十二个。
秦无瑕教白三郎“解牛刀法”的时候,她在旁边看着,学到了他口中“顺势而为”的道理。为何厨子用刀比常人频繁,刀却不易坏?不过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