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十里秦淮(2/4)
彼时的商业活动非常发达,开封和杭州人口达上百万,足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;官僚体系非常庞大,但政府编制里没有城管,早有早市,夜有夜市,通宵达旦,热闹非凡,所以才有《清明上河图》的繁华。还有钢产量世界第一,经济世界第一,等等。
这样的大宋,是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度。
这从眼前的景象便可见一斑。
只是,若历史的车轮不偏离轨道,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荣昌盛之景即将成过眼云烟……
一曲唱罢,只赢得稀稀拉拉的掌声。
那ji者低垂着头顾自调着琴弦,对这种冷落早已习以为常,脸上瞧不出一丝失落。
还是以貌取人的啊……王棣暗叹,在王桐等人异样的目光注视下唤过侍者,递过去一锭银子,约莫有三、四两,指了指那名歌ji,低声说了两句。
那歌ji接过侍者拿来的赏银,很是诧异的向王棣这边望了一眼,却没有什么表示。
王棣暗暗点头:有性格,若换作那世,单凭独特的个性也一样能脱颖而出的。
但似他这般独具慧眼的只是个例,这艘灯船在秦淮河上绝对是“泯然于众人也”。
先前大伙儿玩的倦了,要找个地方歇息,王棣便随手指了这艘装点素雅、最小的灯船。
这或许是他的性格使然,骨子里是个好静、不随大流的人。有一回去北京,特意去了后海酒吧一条街,却是找了家装修最朴素、面积最小的酒吧,点了杯叫不出名字的鸡尾酒,听着台上两个抱着吉他的歌手自弹自唱,安安静静地坐了两个小时……只是,那时身边有个心爱的她,却是再也回不去了。
旁人自是无法捕捉到他的心理波动。事实上,泛舟听曲这种事固然风雅,但这几个年纪轻轻、未有生活阅历的青少年是无法肆无忌惮的融入其中的。
至于其他客人,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,明显的心不在焉。在那ji者歌唱时,客人们看也懒得多看一眼,只在交杯换盏、交头接耳,甚至时不时地笑闹喧哗。
“这灯船每位只需二两银子便可泛舟听曲,虽然价格不菲,却是十里秦淮河最便宜的了……”王楠去年便定了门婚事,算是成年人了,对风月场所的消费情况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