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是非恩怨 往事如烟(2/4)
赞苏轼的才华,认为他可以做个翰林学士。这“好个翰林学士”,原是南唐的李后主被俘虏到开封时,宋太祖接见他时说的话。王安石把这句话送给苏轼,苏轼的回应则是讲个笑话,意谓您这话怎么不早说。
是时,茶娘将冲泡好的茶分至各自几案。
苏轼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,赞道:“好茶,茶叶好,水亦好。”
“此乃钟山野茶,南朝时钟山开善寺的僧人常去山中采摘制茶。自此以后,历代僧人从采野茶到种植、制茶。茶树得以生长。因产于钟山云雾缭绕处,故称之云雾茶。然此茶若日出雾散时采之则否,故每年得之甚少,虽有力者求之,亦不可得。”王安石吹了吹茶盏上袅袅水雾,细细地品着。
苏轼叹道:“能饮此茶,实乃轼之幸亦。”
“好茶待名士,正是相得益彰。”王安石亦有些许得意,即便是他,也不能天天得饮此茶,用以相待贵客却是心甘情愿,又道:“煮茶的水用的乃是‘灵谷寺’旁的‘八功德水’。”
苏轼很是好奇,问:“何谓‘八功德水’?”
王安石望向王棣:“三郎,你且解释给东坡居士知晓。”
王棣一直端端正正的坐着,听了祖父的话,“哦”了声,不疾不徐的说道:“六朝时有一位高僧从西域来到钟山,品尝此泉水后大吃一惊,对人说:‘西域有十一处名泉,不久前,有一泉干涸,此泉水与西域涸泉水味甘冽如出一辙,莫非是那儿干涸,这里水赢了’。那高僧又赞说此水水质优异,具有‘一清、二冷、三香、四柔、五甘、六净、七不壹,八除荷’等八种功效、是以称为‘八功德水’。”
稍稍一顿,他又说道:“小子以为可比肩号称天下第一卓的中冷。取一瓢煮沸后冲泡云雾茶,茶香而水甜。”
“中冷?”苏轼笑说:“此称谓倒是恰当。”
“三郎为此还作了首诗……”王安石曼声吟诵:“名驰八德已寻传,味烟中冷第一泉。竹引供厨卢似咽,瓢分湖茗喂尤鲜。”
“甚妙,甚妙。”苏轼赞赏不已,既是赞王棣,又是赞“八功德水”。
王安石微笑道:“再妙,亦非中峡之水。”
苏轼愣了愣,哑然失笑,略略有些尴尬,乃对王棣等人说了这么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