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大学生活19(3/7)
(摄像机、录像机等),专门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、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。微格三可以容纳将近三百人。李孟他们坐在了中间稍后的位置。今天学校请来了一些清华,北大,人大的同学,现身说法,讲述自己的大学生活。如何的翘课泡图书馆等等,李孟感到很新奇,他一直认为国立大学的学生,肯定个个手拿课本,在哪里都能看到他们手拿课本的身影,似乎玩和他们沾不上关系,似乎玩和坏孩子总是沾边的。李孟自上学以来,老师总是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,不要贪玩,不要和那些不学无术的孩子在一起。李孟按老师说的做了,直到来京都之前,他还深信老师说的是对的。高中毕业的留言册上,对李孟最多的评价,热爱学习,不大喜欢和他人交流。大一寒假回家过年,遇到了曾经的同学,李辉说李孟在网吧上网。他将信将疑的,李孟怎么会上网呢,不可能的,咱们这样的坏孩子才玩呢,他玩谁相信,我们同学三年,他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,我还不了解他。
通过他们,李孟开阔了视野,懂得了,学海无涯不一定非要苦作舟,也可以乐做舟。他曾经很努力,只是陷入了误区,整天拿着书,天天看到凌晨一二点钟。初中的时候,有两个同学,他们的成绩,李孟永远无法超越,他们公费考上了一中。同一起跑线上,他们却飞升了,跟他们在一起,李孟有些不自在感和自卑感。后来呢,其中有一个考上了京都科技大学,在网上见到了,他邀请李孟去找他玩,李孟一次也没有去过,他不是不想去,只是总觉得身边投来的是很多白眼。他应该更努力的,可以光耀门楣,让父老乡亲也高兴高兴。后来,也只能安慰自己,国立大学就那么几所,都去了,也没地方放。在哪里不能学习呢,只要不停止奋斗的脚步,笨鸟也会先飞。就像清华的校训一样,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,它不仅仅照耀着清华学子,每个人都可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。也许若干年以后,你也可以站在清华的演讲台上。社会这所大学,才是真正锻炼人的地方。多少所谓的优秀学子,却输在了社会大学的起跑线上,折断了双翼。每个人的能力不同,贡献不同,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,都有他们特定的人生坐标,而每个人的目标只有一个,人民大众。人民大众是伟大的,是可爱的。他们厚德承载着奉献着一切,才有了我们坚实的臂膀,成功的喜悦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