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高中6(2/6)
场上卖的差,每次老头子也会带一些到街上卖,一会就卖光了。他老爷快点吧,他们不知道在哪里。拿个大袋子来。”
在他们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,老爷问了一句:
“车上让带吗,春运期间。以前让你爸带,他都不带的。只带些丸子,腌菜。”弟弟紧接说,“车上不让带,要罚款,姥姥姥爷多保重,车子要来了,我们先走了。”这是多么重的一份情啊,里面包含着多少扯不断而又绵长的情思。
他们这次也只带了些丸子和腌菜。老娘是炸丸子,腌菜和做豆瓣酱的高手,孟妈跟着学了一段时间没有学会。大姐李艳艳倒学会了这些,还学会了织布。李孟小的时候,常见老娘在纺棉花。有时候,能在屋里见到很老的那种纺车。梭子在棉线之间来回穿梭。即使现在老人也会时不时的纺一些东西,这些布很结实。虽然现在看着蛮老土的,在七八十年代,蛮流行的。现在这种布做一些垫子,也有用来做被子的,很暖和。每个孩子都有几套娘亲亲自做的被子。而唯独孟妈没有。孟妈从新疆回来之后,就草草的结婚了。娘家就配送了一块布。即使这样嫁过去了,婆婆不满意,脸不是,鼻子不是的。见人就说孟妈,逼着老奶奶买布做衣服了。孟妈没法,买了一块一样的布还给她。
孟妈只有到妈妈那里才会落泪,原来坚强的孟妈也需要从妈妈那里寻求安慰,难怪人们常说家是温馨的港湾。外婆慈母善目,像庙里的菩萨,在外婆的下巴上,长了一颗和第一领导一样的痣。老人家很乐观,也很精明,像戏文《穆桂英挂帅》里为国尽忠的老太君。也有些像《红楼梦》中贾母的慈祥风趣。抗美援朝的时候,亲自送弟弟参加抗美援朝,一颗罪恶的子弹,击中了他的左腿,残废了。后来在一次维修电器的时候,触电去世。老太太,很怀念这个弟弟,总是时不时的在口中念道。孟妈的乐观是从她那里继承下来的。
孟儿的老爷叫李怀龙,是工党员,60年闹饥荒的时候,怀龙把自家的粮食,拿出来,救助那些人,哪怕自己家都不够糊口的,李艳艳姊妹那时常去挖些草根填肚。据说,李孟的表哥李军曾有一块狗皮的坐垫,就拿去熬这样的汤去了。那时候闹饥荒能闹成这样真是难以想象。怀龙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工党员,不但自己身体例行,还动员大家一起响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