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 殿试(2/4)
才跟上。
文武百官依次退出。
接下来就是正式考试了。
禁内校卫将试桌在丹墀东西两侧面北排列,新贡士们列班跪拜,礼部官散卷,贡士叩头入座,开始答卷。
绍桢撕开密封的口子,取出策问纸,墨迹还是很新的,上写着:
皇帝制曰:事神之道,世人之心莫不同焉。自天子至于臣民,祭礼之名,分限之定,其来远矣。其主祭者,又非一人而已。然而,有笃于敬者甚多,有且信且疑者亦广,甚于不信而但应故事者无限。所以,昔人有云:能者养之以福,不能者败以取祸。朕未知其必然。尔诸文士,陈其所以,朕将亲览焉。
竟然是问祭祀之道。
以往的制策题却是多为治国,绍桢提前写了几篇腹稿,此时却是全不能用了。
她一边磨墨一边思考破题。
祭祀之事,除了《礼记》有《祭法》章节,就是孔圣人说的“敬鬼神而远之”了。题目虽然有些偏,却不是言之无物。
祭祀鬼神,和去寺庙上香一样,心诚则灵。《礼记》所讲正心诚意、格物致知,历代王朝,侍奉天地,更是极其敬诚。
绍桢想了想,觉得以“诚”字作答没什么忌讳之处。她文采一向好,定了主题,剩下的就不难了。
她提笔写开头。
臣对:臣闻世之大务,莫严于祀,祀之要道,莫先于诚。盖事神之道,其来尚矣。虽人品有贵贱之殊,莫不各有所因。虽然,因各有所祀矣。其所以祀之之要,岂特在于多仪备物,而必以诚为本焉。凡有天下有国有家有身者,必以是为之先务也。钦惟皇帝陛下,进臣等于廷,策臣以事神之道,德至渥也。顾臣愚昧,敢不精白一心,拜手稽首,以对扬圣天子之休命。
停笔,构思半晌,继续写:“臣伏读制策,有曰……”抄了题目第一句,围绕诚字解释。
臣闻万物本乎天,人本乎祖,且天理之所出,神之所寓也,幽则为神,明则为人。幽明之分虽殊,幽明之理则一,而至诚之道,岂不相为流通者焉……
殿试考一整天,宫里管午饭,发膳盒下来时绍桢刚刚写完草稿,吃了饭开始检查润色,誊抄到答卷上,看看滴漏,大概还有半个时辰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