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联名(2/3)
似得哗哗往外冒。
“坏了,这怎么冲我来了?”
有人说这不就是一块腰牌么?
怎么给陈牧吓成这样?
其实这就是不了解详情了。
国朝初年太祖皇帝为办胡蓝案初设锦衣卫,用以监察百官。
自胡蓝案后,锦衣卫便被打散形同虚设。
也就昙花一现罢了。
然而燕王之乱时,太宗皇帝在情报一事上屡屡受挫,怒而重建了锦衣卫,用以监察百官,刺探情报。
平定燕王之乱后,鉴于锦衣卫多由良家子充任,天然对官员有所亲近,太宗皇帝又受燕王启发,设置了东缉事厂,专门勘察百官。
本来锦衣卫和东厂是互相监察互相平等的机构,可后来渐渐的东厂凭借皇帝对太监的特殊信任,渐渐的压过了锦衣卫。
前天佑年间,更是直接将锦衣卫置于东厂之下。
故此到了本朝,锦衣卫就是东厂,东厂就是锦衣卫!
而东厂的名声,在官员心中顶风臭出八百里。
陈牧身为举人,天生的文官系统的人,怎么能入锦衣卫?
一旦加入,那便等于从此绝了仕途!
他如何能不惊?
当此时,黄公公拿出了腰牌,陈牧接也不是,不接也不是。
接了,仕途就此断绝
不接,恶了这位黄公公,仕途不仕途再说,自己能否活命都是个未知数!
无奈何之下,陈牧只能哀求的看向巡抚大人,期望其看在自己还有用的情况下能解救一二。
刘巡抚见黄公公此举也是大为不悦,又见陈牧哀求的目光,心下也觉得陈牧这种人如果进了锦衣卫,恐怕绝不是好事,当即便伸手一把拦住黄公公。
“公公此举不妥,这陈牧乃考过会试的举子,身凭履历早已录入吏部存档,不可再入锦衣卫了”
黄公公不满的斜了一眼:“中丞大人刚还言道,此人已被革去功名了么?那又有何不妥”
见巡抚大人已给自己找了借口,陈牧连忙感激的看了刘巡抚一眼,对黄公公深施一礼:“公公有所不知,那李冲的确想发公文革去在下功名,只是还未等公文发出,便已案发,故此在下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