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鉴定(2/4)
有说话,只是不紧不慢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大号信封,重重地放在桌上。
老邓满脸疑惑,眼睛盯着信封,不知道刘国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老邓打开信封,取出那张“大明宝钞”的瞬间,瞳孔猛地一缩,手也微微颤抖起来,紧接着发出一声低呼:“大明宝钞,而且还是中书省版的!!”
过了好一会儿,老邓眉毛微微一挑,脸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神情,说道:“老刘,你这是从哪淘来的宝贝?做得倒是挺像那么回事,但这张‘大明宝钞’,做出来绝对不超过一年吧。”
嘿,到底是专业的,一眼就能看出门道。
刘国盛有些无奈地撇了撇嘴,心里想:这个老邓,看你这表情,要是我真看走眼了,你不得嘲笑我一整年?
“嗯!我虽然看不出这东西具体是什么时候做的,但肯定很新,不过你再仔细瞅瞅……”
老邓在博物院工作了几十年,眼力自然比刘国盛强得多。
可有时候,先入为主的观念总是难以避免,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。
古玩这一行更是如此,不管仿品做得多么逼真,年份不对那就都是赝品。
你拿上周刚做出来的青铜器,哪怕做的和真品一模一样,它也不可能变成商周的古董。
老邓心里更加疑惑,这东西还有啥可看的?这么新的东西,能有什么特别之处?
这肯定不是因为保存得好,这张大明宝钞上一点岁月留下的痕迹都没有,就算保存得再好,也不可能变成六百多年前的物件。
不过,和刘国盛认识了这么多年,老邓了解他的性子,知道他肯定不会拿个明显的赝品来给自己寻开心。
“你们先坐着,喝水自己倒,在我家不要客气!”不得不说,这就是老一辈人的脾气,他们不是不懂客气,而是不屑于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,尤其是对认识十几年的老朋友。
刘国盛也不客气,大大咧咧地起身倒水烧水,嘴里还念叨着:“嘿!上好的大红袍,老邓这家伙还藏着这么好的东西。刘浩,别玩手机了,一会儿跟着老邓学学,多了解点其他方面的知识,没坏处。”
刘浩直接摆了摆手,一脸嫌弃地说:“哎!爸,可拉倒吧,这年头一百件东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