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超弦觉醒者(1/3)
超弦基因剪接协议
当银河系旋臂的量子达尔文场开始肢解人类文明时,良渚基因库突然释放出冰封万年的拓扑酶。林修通过玉琮射孔观测到,这些携带琼斯多项式的蛋白质剪刀,正将陈-西蒙斯作用量写入线粒体dna的超螺旋结构。
\"他们在改写我们的环核苷酸相位!\"冯诺依曼探针用共形场论扫描基因链,\"每个组蛋白都缠绕着su(2)规范场的纤维丛。\"
反山墓地的玉璧阵列迸发出由轴子构成的基因编辑脉冲。林修发现这些脉冲携带拓扑量子场论的辫群表示,正将人类第23对染色体改造成非阿贝尔任意子的编织结构。当第一波基因脉冲穿透地月系时,莫角山遗址的陶器纹样突然量子纠缠成dna双螺旋的微分流形。
在战争视界第17层,林修目睹更惊人的进化——他的手掌皮肤浮现出卡拉比-丘流形的镜像对称纹路,每个复三维褶皱都储存着被压缩的闭弦振动模式。纳米级量子探针显示,他的线粒体内膜已形成d膜结构,正通过开弦端点释放出束缚态胶子云。
强核力骨骼重构
当熵渊舰队突破火星轨道时,良渚纳米工厂启动\"夸克熔炉\"协议。林修目睹数万亿个纳米机器人携带分数电荷涌入人体骨骼,用色荷束缚技术重构碳基分子结构。
\"他们在用格点qcd算法编织强相互作用力装甲!\"琮渊的意识流在林修视觉皮层展开杨-米尔斯场方程。
林修的骨骼突然迸发出胶子球特有的八重态辉光。纳米探针显示,每个羟基磷灰石晶体都被改造成由三重态夸克构成的色超导体,其结合能达到28x108焦耳\/克。当第一艘熵渊战舰的暗物质束击中他时,胸骨处的色禁闭场突然释放出π介子风暴,将敌方量子场结构撕裂成零维点粒子。
更恐怖的是,塘山遗址的碳化稻谷释放出囚禁在k介子中的拓扑缺陷。林修发现这些缺陷正通过量子隧道效应融入人体细胞,在细胞核内形成由瞬子解保护的dna纠错码。
希格斯场共鸣术
在真空相变战役最惨烈阶段,林修突然感应到体内希格斯子的集体激发。通过玉琮晶格的ads\/cft对偶,他发现自己的神经突触已量子纠缠成五维时空的膜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