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9章 跨海共鸣:一本书引发的商业裂变与家族新声(1/2)
2023年4月6日,大西洋彼岸的纽约笼罩在细雨中。沈知意的二叔沈振国坐在华尔街顶层办公室,智能终端上的财经新闻自动过滤成静音,他的目光紧锁在一本翻卷了边的《未来商业:从资本驱动到科技共生》上。玻璃幕墙外,帝国大厦的尖顶在雨雾中若隐若现,而书里关于量子计算重构供应链的章节,正让这位掌控着172亿美金商业帝国的企业家心跳加速。
“爸,您看了没?堂姐的新书又在《福布斯》专栏刷屏了!”22岁的堂弟沈明远抱着平板电脑冲进办公室,全息投影自动弹出星动头条号的最新视频。画面里,沈知意正在讲解虚拟演员经济,机械臂群环绕的摄影棚里,数字偶像与真人明星同台飙戏。“您记得我那个校友吗?”沈明远激动地比划,“他用《社会商业》里的社群裂变模型,三个月把ai教育项目做到了千万美金估值!”
沈振国摘下金丝眼镜,摩挲着书封上烫金的星宁logo。十年前,他带着妻儿闯荡华尔街,从并购小公司起步,如今旗下产业横跨金融、航运与科技。但最近,传统商业逻辑在量子计算、元宇宙的浪潮下节节败退,让他第一次感到危机。“把你堂姐的所有书都找出来,我要开家族读书会。”他突然说道,“通知你妹妹,还有公司所有高管,明天早上八点,量子会议室。”
次日清晨,沈家海外分支的高管们从伦敦、东京、新加坡通过量子通讯汇聚。沈振国将全息书架上的《智能决策:ai时代的管理革命》推到众人面前:“明远校友的案例不是偶然。”他调出数据模型,“星宁集团用这些理论,让创业孵化园区的企业平均财富增长七倍。我们的航运公司,为什么不能用ai预测洋流优化航线?我们的金融风控,为什么还停留在人工分析?”
沈明远和堂妹沈清韵对视一眼,悄悄打开脑机接口设备。他们早就在研究星宁的开源技术,此刻,量子笔记自动记录会议要点,ai助手同步生成商业计划书雏形。“二叔,”沈清韵举起虚拟投影笔,“我和明远尝试把星宁的‘虚实融合’概念应用到金融路演,用全息场景展示项目,客户转化率提升了40。”
会议持续到深夜。当众人散去,沈振国拨通了沈知意的量子通话。全息投影中,杭城的晨光透过星宁总部的纳米玻璃洒在沈知意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