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6章 破界共生:三纳米芯片引发的全球科技新秩序(1/2)
2019年3月20日,杭城星宁国际会展中心外,量子投影构筑的穹顶闪烁着科技感十足的蓝光,“全球芯片技术共享峰会”的巨幅标语在云层间若隐若现。来自127个国家的科研人员、企业高管与政府代表汇聚于此,智能翻译系统将不同语言实时转化为全息字幕,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紧张交织的氛围。
沈知意身着银灰色高定西装,踏着感应地砖走上主舞台。当她的身影出现在360度全息投影中时,会场瞬间安静下来。“各位,今天我们不谈竞争,只谈合作。”她的声音通过量子音响传遍每个角落,身后的屏幕切换成全球芯片产业的痛点数据:“目前,70的发展中国家仍停留在28纳米芯片时代,而高端芯片的技术壁垒,正在加剧数字鸿沟。”
台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。台积电的高管皱着眉头,他们刚斥资百亿建设的5纳米生产线,在星宁的三纳米技术面前突然显得落后;印度代表团成员则露出兴奋之色,他们长期依赖进口芯片的困境或许将迎来转机。沈知意轻点触控屏,三纳米芯片的微观结构以全息模型展开:“星宁决定,开放123项核心专利,共享完整的芯片设计与制造工艺。”
会场瞬间沸腾。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猛地站起身:“沈女士,技术共享意味着放弃竞争优势,星宁的商业逻辑是什么?”沈知意微笑着调出星宁的全球产业布局图:“当非洲的孩子用上三纳米芯片驱动的学习平板,当东南亚国家建立起自己的芯片产业,整个市场将呈几何级增长。这不是慈善,而是更宏大的商业战略。”
智能系统同步播放起星宁在巴西、南非等地的技术扶持案例:量子计算机辅助当地高校培养芯片人才,ai设计平台帮助初创企业快速验证方案。“我们提供技术、设备和培训,但有一个条件——”沈知意的目光扫过全场,“所有使用星宁技术的企业,必须将10的产能用于公益项目。”
掌声雷动中,韩国三星代表率先举起合作意向书:“我们愿与星宁共建联合实验室,攻克芯片散热难题。”欧盟委员会主席也宣布:“将拨款500亿欧元,支持基于星宁技术的泛欧芯片产业联盟。”更令人意外的是,曾经对星宁发起技术封锁的美国企业,悄悄通过第三方机构表达合作意愿。
发布会现场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