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5章 科技暗涌:千亿投入下的尖端突破与战略布局(1/2)
2019年3月16日,杭城的晨雾还未散尽,星宁园区旁的新兴产业园区却已一片繁忙。地下十层的秘密基地内,红色警示灯有节奏地闪烁,身着无尘服的科研人员正围聚在量子级显微镜前,屏息注视着三纳米芯片样品——晶圆上密布的电路如同微观宇宙,在冷蓝光下泛着金属光泽。
“沈总,三纳米芯片流片成功了!”项目负责人李博士的声音带着颤抖,通过加密通讯器传来,“但光刻机的光源校准还存在03的误差”沈知意站在2200平别墅的顶层书房,指尖悬停在全息投影键盘上。窗外,西湖的游船缓缓划过,与她面前跳动的千亿级资金调拨数据形成鲜明对比。
“启动‘星辰计划’二期,追加140亿研发资金。”她的指令刚下达,智能系统便自动生成资金流向图:70亿注入光刻机光源实验室,30亿用于量子蚀刻技术攻坚,剩余40亿组建国际专利壁垒团队。不到半小时,星宁的法务部门已完成127项核心技术的全球专利申请,加密专利文档通过量子卫星传输至日内瓦国际知识产权局。
与此同时,中原郑州的星达全自动生产车间内,机械臂群正以纳米级精度组装芯片模组。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着8000台设备的运行状态,ai算法自动优化生产流程。“报告沈总,首条三纳米芯片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!”车间主任的全息投影出现在书房,背景中,闪烁的蓝光如同星河。
而在魔都地下基地,另一组科研团队正在攻克超导体难题。曹源博士的团队已经连续奋战72小时,实验室中央的液氮罐不断腾起白雾,包裹着那块正在测试的常温超导体样品。“沈总,临界电流密度突破理论值了!”曹源的脸上难掩兴奋,“但材料的稳定性还需”
“50亿资金已到账,全力支持你们搭建量子级测试环境。”沈知意调出财务界面,资金如流水般注入专项账户。她深知,超导体的每一次突破都可能重塑整个科技产业格局——从量子计算机到磁悬浮交通,这项技术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。
夜幕降临,沈知意打开量子加密传输系统,将三纳米芯片的核心技术资料发往京城军事基地。虚拟进度条以光速跳动,不到十分钟,确认回执便已传回。“这就是科技的力量。”她轻声呢喃,指尖划过书房墙壁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