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那些事64《惊马槽阴兵》(1/5)
成化二十三年秋,云贵高原的雨像被人用线串起来的珠子,在惊马槽的峡谷里织成灰蒙蒙的帘幕。十八岁的李长庚攥紧手中的青铜马镫,指腹磨过镫身上凹凸的云雷纹,耳边又响起父亲临终前的话:“庚儿,若见着马镫上的纹路渗血,就把它埋进槽底第三块‘刀痕石’下……”
他牵着青骢马的缰绳刚踏入谷口,坐骑突然发出撕心裂肺的嘶鸣,前蹄腾空时铁掌在青石板上擦出蓝白色火星。长庚踉跄着撞在潮湿的岩壁上,鼻尖萦绕着浓烈的铁锈味——这味道他记得,三年前父亲的商队离奇失踪后,他在槽尾捡到染着同样气息的半截断刀,刀身上刻着的蝌蚪文,和手中马镫底部的刻痕一模一样。
长庚的父亲李开山曾是“黔中马帮”的大掌柜,专走滇黔蜀的盐茶古道。成化二十年霜降,马帮载着二十驮蜀锦途经惊马槽,夜里突然传来战马嘶鸣与金戈相击之声。第二日有人在槽口发现三具马夫尸体,颈间缠着浸满血的蜀锦,死状却像被无形的刀刃割断喉咙。
“你爹最后留给你的,就是这对青铜马镫?”篝火噼啪作响,彝族少女阿月用竹筒舀来山泉水,替长庚冲洗掌心被马镫磨出的血泡。她额间的银饰随着动作轻晃,映得眼底的忧虑愈发清亮,“我爷爷说,惊马槽是诸葛亮南征时的‘万人坑’,每逢阴雨就有阴兵借道,那些战死的汉军和南蛮士兵的魂魄,还在这儿操练呢。”
长庚盯着跳动的火舌,想起父亲书房暗格里的羊皮地图。那上面用朱砂标着惊马槽的地形,槽尾处画着个醒目的问号,旁边注着“古滇国青铜冢”。三年来他跟着马帮往返槽口七次,每次摸到马镫上的云雷纹,指尖都会传来细微的震颤,像有无数个声音在谷底深处呼唤。
“下月十五,沐王府的商队要过槽。”长庚突然开口,从怀里掏出半块刻着“黔”字的木牌,“范管家托人带话,说只要我肯带路,就把父亲当年抵押在当铺的那柄环首刀还给我。”
阿月手中的竹筒“当啷”落地,山泉水在她脚边汇成细流,倒映着她骤然苍白的脸:“汉人都说‘惊马槽里过,十骑九不归’,何况沐王府那帮人……”她压低声音,耳坠上的青铜铃铛发出细碎的响,“上个月我看见他们用牛车拉着火药进山,说是要采大理石,可车上分明有锦衣卫的飞鱼纹箱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